第(1/3)頁 “他啊,說起來那缺點可多了。”唐玉秋帶著一副老花眼鏡,面對著克里斯蒂安·薩蒙的提問忍不住陷入了回憶。 “這小子一進文研所就不是個安分的主兒,隔幾天就得鬧點幺蛾子,尤其是剛開學那陣,所長罵了他好幾回,我們這些老師也時不時的就要把他拎出來批評幾句。 以我們這些老師來看,他當時的心完全沒放在寫作上。 好在過了一段時間,他總算是能安分一點,最起碼能學得進去了,而且進步飛快。 那時候他們是我們文研所恢復辦學后的第一期學員,從上到下都很重視,請來的老師都是德高望重的前輩。 班里同學們學的都很認真,這些同學大部分都比他歲數大,有的都是他父母輩的人,他一樣跟人家沒大沒小。 不過他這個人啊,心是好的,跟誰都能處到一起去,大家對他的印象都挺好。” 克里斯蒂安·薩蒙聽著唐玉秋的話,總算是從林為民身邊人的口中聽到了對他的負面評價。 克里斯蒂安·薩蒙要訪問的對象是他自己劃定的范圍,然后再由林為民給他提供幾個人選,包括了林為民身邊的朋友、老師、同學。 結束了對石鐵生的訪問,克里斯蒂安·薩蒙便來到了國立文學院,找到了唐玉秋。 在師長的選擇上,林為民沒有讓克里斯蒂安·薩蒙去打擾萬先生,他最近身體不適。 林為民作為文研所恢復辦學以來最優秀的學員之一,唐玉秋對他在學校學習時的經歷如數家珍,有的時候說的太細,克里斯蒂安·薩蒙不得不打斷她。 他看得出來,林為民是這位唐老師的驕傲。 “這些年他工作很忙,又得寫作,時間總是很緊張,不過偶爾還是回這里看看,逢年過節也會去我那里坐坐,他出的第一本書的序還是我給他做的呢!” 唐玉秋說到這里表情帶著幾分得意。 克里斯蒂安·薩蒙有些無奈,訪問似乎又回到了老路上。 “對了,我領你看樣東西。” 唐玉秋領著克里斯蒂安·薩蒙來到了國立文學院的圖書館前,指著門口掛著的牌子說道:“這個圖書館里的書都是為民捐的!” 克里斯蒂安·薩蒙意外道:“捐了一個圖書館的書?” “沒錯。前幾年,我們學院的辦學經費不是很充足,圖書館的藏書一直不多,來這里學習的學員們提了不少意見。當時院里領導就想了個辦法,讓往屆學員們幫忙捐助一些書籍。 為民知道了這個消息,給圖書館捐了很多書,現在圖書館里絕大多數的書都是他當年捐的,當時花了好幾萬塊錢。 你們米國人對于我們國內的物價沒什么概念,這基本相當于我們一個普通工薪階層三四十年的收入。” 克里斯蒂安·薩蒙之前聽過了林為民豪擲千萬米刀的壯舉,如今再聽到幾萬塊的數字內心沒有任何波瀾。 不過這確實讓他再一次對林為民刮目相看,一個人捐款一次可能是礙于情面,或者是沽名釣譽,但不可能一直堅持下去。 根據大家的描述,林為民這些年就沒有停下捐款的腳步,如果不是內心真的希望幫助他人,他是不可能一次又一次這么做的。 他有一顆滾燙的心! 結束了在國立文學院的采訪,克里斯蒂安·薩蒙再次啟程,這次他要去的是距離燕京一百多公里之外的津門,中國的另一座大城市。 姜子隆提前接到了林為民的電話,所以對克里斯蒂安·薩蒙登門沒有任何意外。 訪問地點是在姜子隆家,姜子隆是林為民在文研所的同學,兩人的話題便從文研所聊起。 “唐老師應該快退休了吧?當年她負責我們這一屆學員的時候四十多了!”姜子隆感嘆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