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作家訪談這個欄目從《巴黎評論》誕生開始就存在,這么多年時間一直都是刊物最受歡迎的欄目,也成了眾多米國讀者了解諸多作家不可或缺的資料,在歐米文學界享有極高的聲望。 克里斯蒂安·薩蒙是《巴黎評論》的編輯兼記者,從業已有十多年的時間,這個訪談節目并非是他一人負責,粗略算一下,他這些年訪談過的文壇名家多達二十多位,可他從來沒有見過像林為民這樣的作家。 提到那些名聲在外的作家,克里斯蒂安·薩蒙對他們的印象有很多,沉默寡言、敏感脆弱、暴躁易怒、尖酸刻薄、幽默詼諧…… 提起自己采訪過的那些作家,克里斯蒂安·薩蒙有一肚子的槽可以吐。 讀者因為有濾鏡的原因,總會覺得這些作家多么人品貴重、德高望重,可克里斯蒂安·薩蒙熟悉這群人的德性,自然知道他們其實也是普通人,甚至某些人的人品和性格還達不到人群的平均標準。 跟他采訪的那么多的作家比起來,林為民用他的才華和品行征服了身邊的所有人,在完成自己本職工作的同時一直堅持高效的創作,并且積極的參與慈善活動。 克里斯蒂安·薩蒙覺得他在林為民的身上真的看到了理想中那種才華與品德并重的文學家的風采,經過了這么多的采訪,他心里不再覺得這種形象是虛假的,反而感覺到越發的真實。 同時,經過了這么多的訪問,克里斯蒂安·薩蒙心中對林為民的好奇并沒有削弱,反而更加的強烈,他迫切的想更深入的了解林為民的人生和更詳盡的創作經歷。 首都機場內,克里斯蒂安·薩蒙即將登上返米的飛機,和林為民擁抱過后,他說道:“林,假如未來你要寫傳記的話,這個任務一定要交給我!” “我的朋友,我今年才不到三十歲,你這個想法太超前了!”林為民哈哈笑道。 “沒關系,我這叫提前預定!”克里斯蒂安·薩蒙輕松道。 “好,沒問題!” “一言為定!” 克里斯蒂安·薩蒙緊緊握住了林為民的手。 送走克里斯蒂安·薩蒙,時間已經來到了十月下旬,燕京的天氣一天冷過一天,再過些天就該入冬了。 這天林為民接到了于華打來的電話。 自國立文學院畢業后,于華便回到了之江,先是被調到了《煙雨樓》編輯部當編輯,他的首部長篇《在細雨中呼喊》發表后,在寫作上有了拿得出手的長篇作品,于華又被調到了JX市文協,成了一名專業作家,專職寫作。 今天于華給林為民打電話,主要是想告訴他一個好消息。 他這個月剛剛分到了一處三十多平的房子,這年頭沒有什么商品房,職工住房全靠單位分房,于華才調進JX市文學不長時間就分到了房子,對他來說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 于華在電話里說起這件事,滿是興奮。 “林老師,你什么時候有時間了到我們這里玩一玩,好長時間不見了,怪想伱的!”于華對林為民發出了熱情的邀請。 林為民敷衍道:“有空會去的。” 然后他又問起了的事,于華語氣輕快道:“快了快了,寫的很順利。” 這種鬼話林為民肯定不會信,又督促了于華幾句。 “知道了,您放心吧,我一定盡快寫完。”于華保證了一句,又說道:“林老師,這寫完了,你們編輯部是不是應該派個人排取啊?” 編輯部派人取書稿,屬于對作家的看重和尊重,這幾年逐漸成為作家之間互相攀比的方式。 “你要是不想來燕京的話,編輯部倒是可以派人去取。” 林為民一句話讓于華陷入了遲疑,他剛才純粹是沒話找話開個玩笑,林為民回答的認真,他反而猶豫了起來。 作品寫完,要送到燕京,這可是個出去浪的好借口,要是編輯部派人來取,他豈不是沒機會浪了? 想想都覺得虧得慌,“算了,還是我給你們送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