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495章 香江之行-《1980我的文藝時代》


    第(1/3)頁

    程早春把引進梁鳳怡作品到國內(nèi)的差事交給了林為民來負責,為此他還得專門去香江一趟,跟新H社領(lǐng)導和梁鳳怡見一面。

    過了兩天,他啟程前往香江。

    時隔幾年再度來到香江,林為民并沒有閑逛的心思,先是在聯(lián)絡處見到了新H社的同志,然后又在他的引薦下見到了梁鳳怡。

    梁鳳怡的人生很有傳奇色彩,自小是家中獨女,家境優(yōu)越,上學后成績優(yōu)越。

    可惜到念中學時家道中落,但她還是一路堅持讀到碩士學位,跟大多數(shù)年輕女性一樣,早早嫁了人,她的第一任丈夫是何文輝,一位香江學者。

    婚后梁鳳怡到英國繼續(xù)深造,何文輝陪伴左右。

    1975年,夫妻二人回港工作,梁鳳怡受聘于當時新創(chuàng)辦的佳藝電視作為編劇和制作人,她在佳藝電視臺的工作極為出色,在當時成為了佳藝的骨干力量。

    但在短短兩年后,梁鳳怡便對手上的工作感到了厭煩。

    1977年,她決定從商,機緣巧合之下,聽到朋友抱怨找不到好的傭人,讓她注意到了市場的龐大需求。

    這一年她成立了碧利菲傭公司,在歷史上第一次為香江家庭引進菲律賓女傭,這一次豪賭為她贏得了商業(yè)上的第一次巨大成功。

    也是在這一年,她被金融業(yè)巨子、新鴻基證券創(chuàng)辦人馮景禧所賞識,被禮聘到旗下新鴻基公關(guān)廣告部擔任主管,而后她又加入了香江聯(lián)合交易所,成為香江金融界的知名人物。

    在專注于事業(yè)之余,梁鳳怡對于寫作也擁有極大的興趣,她在1985年獲得了香江中文大學研究院的博士,以兩年時間完成了長達三十六萬字的博士論文《晚清通俗對新思潮的傳播功能》。

    八十年代中期梁鳳怡先是嘗試為報紙寫專欄,收到了讀者們的熱烈回應。

    1987年發(fā)生世界性股災,香江作為全球的金融重地之一也未能幸免,梁鳳怡在權(quán)力傾軋之下選擇了從交易所辭職,將事業(yè)發(fā)展轉(zhuǎn)向?qū)崢I(yè)。

    在她的幫助下,第二任丈夫黃宜弘投資了多家工廠,并能夠北上到鵬城設廠,讓丈夫的事業(yè)一路發(fā)展順遂。

    而她自己,則從88年之后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到了寫作事業(yè)上,短短兩年時間便發(fā)表了多部,她以香江的工商金融及政界為背景,描寫其中的官商勾結(jié)、爾虞我詐、刀光劍影,情節(jié)新鮮奇趣,被香江文壇命名為財經(jīng),開一派之先河。

    梁鳳怡家在淺水灣,這里是香江的豪宅集中區(qū)之一,也是香江的游覽圣地之一,眾多別墅豪宅遍布于海灣的坡地上,美景無雙。

    “林先生,久仰盛名,歡迎到我家來做客。”

    夫妻二人在院落門口迎接,梁鳳怡和丈夫黃宜弘特地來到豪宅的院門口迎接,充分顯示出了對林為民的重視。

    進了宅子,寒暄幾句,林為民跟梁鳳怡談起了他這次來的正事。

    梁鳳怡專注于寫作事業(yè)時間不長,但產(chǎn)量極高,幾年時間創(chuàng)作字數(shù)便超過了百萬字。

    “能夠被引進到內(nèi)地,我就很知足了。”

    在聊到引進出版的問題時,梁鳳怡說的非常坦率。

    她很清楚國文社在國內(nèi)文壇的地位,其中又有新H社牽線,來洽談合作的又是林為民這樣聞名海內(nèi)外的人物,梁鳳怡感受到了來自國內(nèi)的充分重視,交流起來也充滿了誠意。

    在梁鳳怡家中聊了兩個多小時,午飯后林為民打算告辭,梁鳳怡的丈夫黃宜弘?yún)s拿出了一本《大明王朝1566》,讓他簽個名。

    玩笑了兩句,簽好了名字之后,林為民告辭而去,還帶走了一整套梁鳳怡的出版書籍,這是她事先準備好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