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群星閃耀-《1980我的文藝時代》
第(3/3)頁
隔了不到一周,林為民再次出現在燕京飯店,他身邊陪著的是一位帶著金絲邊眼鏡的老者。
兩人一露面,在場記者們的照相機立刻咔咔閃動起來,記者們當然不是沖著林為民,而是沖著他身邊的老人。
今天國文社舉行金庸作品集的出版發布會,現場來了三十多家大大小小媒體,記者們看到金庸群情洶涌,手中的照相機按個不停。
金庸是今天的主角,提問環節的時候臺下的記者們爭先恐后,等到發布會結束,這群記者更是直接將金庸圍了起來,大有不接受采訪就不讓走的架勢。
金庸在林為民的陪伴下接受了半個多小時的群訪,好不容易才掙脫了記者們的圍堵,被帶進了小房間進行單獨采訪。
今天發布會來了幾十家媒體,但能有單獨采訪資格的媒體卻只有幾家重量級媒體。
不僅有《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等報紙,還有央視和燕京電視臺等電視媒體。
上次梁鳳怡聲勢浩大的作品發布會有相關部門鼎力相助的成分,而這次金庸的作品集發布會靠的更多的則是他自身的影響力。
自五十年代創作第一部武俠《書劍恩仇錄》到七十年代寫完《鹿鼎記》封筆,金庸的武俠創造了華語通俗文學史上的一個神話,極大的拓展了武俠這個通俗文學分類的邊界和影響力。
七十年代開始,金庸的武俠小范圍的傳入內地,到了八十年代,得益于領導對于金庸武俠的喜愛,他的作品徹底在內地放開,成了無數國人閑暇之余消遣解悶的必備讀物。
尤其是在八十年代中期以后,無線電視臺根據金庸作品改編的武俠電視劇引進到內地,風靡全國、萬人空巷,更助長了金庸的知名度和他的武俠的影響力,讓金庸成為國內家喻戶曉的武俠大家。
只說一件事,八九十年代內地武俠很多作家所寫的作品,有相當一部分都是以金庸武俠為模板創作的。
那些冒名的就不提了,金童、金康、金庸新、金庸巨、金庸續等一系列仿冒名作者創作了一系列如《神箭金雕》《神雕俠侶前傳》《魔女江湖》《續書劍恩仇錄》《武林癡小子》《大俠風清揚》《九陰九陽》《天龍八部外傳》等作品。
另外還有,筆名、書名都跟金庸沒關系,但內容跟風金庸的作品,這類偽作通常是金庸原著的續集,模仿金庸的筆法來講述全新故事,如果按照后世的說法,應該屬于同人范疇。
其中比較典型的有滄浪客的《矯龍驚蛇錄》,看作者名和書名跟金庸武俠沒有一點關系,實則寫的是《倚天屠龍記》續集、《乾坤殘夢》寫的是《天龍八部》續集,還有煙波客的《神雕奇緣》,是《神雕俠侶》的續集,等等。
在以上這些仿冒金庸的作品當中不乏精品之作,也受到了廣大武俠讀者的歡迎,讀者們有時候明知道這是仿冒的作品,但看到跟金庸武俠相關的故事,還是會忍不住去購買和閱讀。
不夸張的說,“金庸”這個名字,養活了八九十年代內地武俠的半壁江山,也收獲了以億為單位來計算的讀者群體。
一整天的采訪結束,金庸的神色疲憊,精神卻有些亢奮。
林為民作為地主,今天一直陪在金庸這里,金庸忍不住對他說道:“林先生,我的交給你們國文社沒有錯!”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