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國文社貴為國內出版行業的龍頭之一,文學領域的絕對權威,建社這么多年,其實自己的圖書發行渠道并不完善。 這么多年來,發行工作基本都是交給新華書店來做的。 放到二十年前、三十年前,這樣做無可厚非。因為新華書店是全國最大的銷售渠道,配合上郵局的郵訂,幾乎壟斷了全國九成以上的圖書銷售,剩下的才是各城市地方書店能經營的范圍。 但隨著近些年的改革趨勢,新華書店在國內圖書市場一家獨大的情況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各地國營書店、個體書店在不斷的蠶食著新華書店的市場,而面對這樣的情況,體制龐大卻僵硬無比的新華書店并沒有任何應對策略,只能看著市場被瓜分。 所以近幾年時間,有很多出版社的發行渠道正在不斷的豐富,新華書店、地方國營書店、個體書店,甚至是書報攤,只要能賣出書去,出版社才不會在乎對方是什么身份。 跟那些靈活轉向的出版社比起來,國文社有著跟新華書店一樣的毛病,并沒有及時開拓自己的發行渠道。 除了新華書店這個最大的發行渠道,再就是自營的寶文堂書店。 這樣的結果當然跟國文社的體制有一定的關系,但更關鍵的是人。 主管圖書發行工作的副社長周兆云還有兩年就退休了,工作成績一言難盡,向來飽受社內同事們的詬病。 發行部的管理混亂和效能低下導致的直接結果影響社里的效益,因此近兩年來社里的同事們對周兆云和發行部的意見都很大。 但程早春礙于周兆云資格老,以前也為社里做出過不少貢獻,所以也沒辦法動他。 林為民給程早春支招,突破口就在發行部。 “現在社里群眾對于發行部的意見都很大,完全可以趁著這個機會讓李新帶個調查組到發行部蹲點3個月。 先摸清發行部的情況,然后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問題處理完畢調他來我通文社當個副社長。 你看怎么樣?” 林為民說完這番話,期待的看著程早春。 “不怎么樣!”程早春如同一只老狐貍,眼睛瞇了瞇,“你們倆不會是跟我唱雙簧吧?這邊說他要辭職,那邊再把他調到通文社。我們國文社少了個干將,你在通文社卻多了個得力助手。” “老程,伱這就沒意思了!”林為民的表情很是不滿,“大家都是一個戰壕里的弟兄,你怎么能這么想我呢?我這么做都是為了誰?還不是為了社里的大局著想?李新要跑路,這是我能控制得了的嗎?” “我也就是隨口一說。” 程早春也就是試探一下,見林為民臉不紅、心不跳,他臉上綻開笑容,“還是你腦子轉的快啊,這個辦法好。不用占社里的位子,大家肯定挑不出毛病來。李新先去干兩年,等老周一退休,他再回來接個副社長的班。” “現在外面的工資高,我們想要留住人才,只能靠職位了。李新能力出眾,平時工作也任勞任怨,提拔他誰也說不出什么。” “那你去跟李新說?”程早春問。 “你說吧。” 程早春是社長,人事調動他出面去談才對。 兩人商量一番后,便定下了這件事。 程早春又叮囑道:“這段時間你多留意一下社里那幫年輕人的情況,南巡之后人心思動,千萬別讓人都跑了。” “知道了。” 兩天之后,李新走進了林為民辦公室。 “林老師,社長找我談話,說讓我去解決發行部的問題,只要解決好了,可以調我去通文社當副社長。這是您跟社長溝通的結果吧?” 林為民笑道:“你要走,社里當然得采取點動作,你可是老程的左膀右臂。” 李新有些不好意思,“我就是個小兵。”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