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剛開年,林為民又給國文社放了一把火。 這幾天,國文社上上下下議論的最兇的話題,自然就是《世界文學名著文庫》。 《世界文學名著文庫》,光聽這名頭就足夠嚇人。 社里贊成者有之,反對者也有,大家私下里各抒己見,討論起來你來我往,沒完沒了。 反對的人的理由有幾個,一是此舉勞民傷財、二是不見得有經濟效益、三是有好大喜功之嫌。 贊成者的理由也很光明正大,世界上的其他大國、尤其是發達國家都有自己的世界性文庫,中國卻沒有;世界性文庫有助于國內民眾了解世界文學,這是國文社義不容辭的責任;如果《世界文學名著文庫》真的能夠出版發行,將會成為中國出版史上的一個前無古人的壯舉,國文社乃至參加編審的每一個編輯,都將名留青史。 在社里眾人吵來吵去、沒完沒了的時候,林為民的辦公室里迎來了幾位客人。 蔣錄、綠原、文潔若,三人都是國文社的老資格編審,同時也都是外國文學翻譯的大家,他們各自還有其他的身份,比如作家、詩人,都是建社就在的老資格,德高望重。 編務會開完幾天,關于《世界文學名著文庫》的消息在社內傳的沸沸揚揚,幾人雖然都已退休,但在業務上仍會參與社里的工作,身上還有顧問的頭銜。 三人找到林為民的辦公室,主要是想表達對于林為民要策劃出版《世界文學名著文庫》的支持。 老一輩出版人,有著格外的理想主義和熱忱。 出版《世界文學名著文庫》不僅是國文社的大事,對于國內的出版界和文學界同樣也是大事,他們其實早有這個念頭只是前些年國文社根本沒有實力去搞這么大的工程。 蔣錄說著話,遞給林為民一大摞資料,他翻開一看,竟然是英國、米國、法國、德國、蘇聯、泥轟等國所出版的《世界文庫》的書目,后面還附有他特別撰寫的對各國文庫書目得失、優劣的評論。 林為民看著這些資料,心中滿是感慨。 如今沒有互聯網,國內的信息也相對閉塞,蔣錄能搜集到如此多外國文庫的資料,并一一撰寫其得失優劣,絕非一朝一夕之功,沒有經年累月的關注和用心,是絕不會做到如此詳盡的。 可問題是,在林為民以前,國文社從來沒有人提過《世界文庫》這個概念。 蔣錄所搜集的這些資料,完全是出于他作為一個編輯的理想和熱情。 蔣錄說道:“這些資料,有一部分是我這些年工作積攢下來的,還有一部分是我幾年前心血來潮,想著以后社里如果真要出版類似七星文庫這樣的叢書,可能會派上用場。” “蔣老師,您這些資料……真是太寶貴了,得讓我們少走多少彎路啊!”林為民充滿感激的說道。 “能派上用場就好。你搞這個《世界文學名著文庫》,我們這群老家伙是打心眼里支持,一定全力支持你的工作。” 林為民臉上滿是感動之色,“太謝謝幾位老師了,有伱們的鼎力相助,這件事肯定能成功。” 激動過后,林為民又和幾人探討起各國文庫的詳細情況,爭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最后經過一番探討,大家總體認為,以往各國的《世界文庫》,重西方、輕東方,重本國、輕別國,很多文庫缺乏“世界”二字的真意。 所以,國文社在編審《世界文學名著文庫》的過程中,一定要站在世界文學發展史的高度,不帶任何偏見的還原世界文學史的本來面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