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兩岸的反響-《1980我的文藝時代》
第(2/3)頁
“你看,你也明白。其實在平價圖書市場上,我們這套叢書并沒有什么競爭力,哪怕是我們做出平裝版,也不會改變這種情況。”
魏鳳君點了點頭,認可林為民的話。
“既然我們面臨著市場的同質化競爭,而且還不占優勢,所以我們必須要在某些地方上推陳出新。還記得88年的‘搶購潮’嗎?”
魏鳳君再次點頭,才過去了幾年時間,他怎么可能忘記呢?簡直記憶猶新。
說到這里,魏鳳君已經明白了林為民的策略和想法。
“您是想利用現階段讀者們對于我們這套叢書的熱情將叢書的名氣徹底炒起來,在讀者心目中樹立一個獨樹一幟的印象,以便未來更好的發行和銷售。”
林為民頷首,說道:“物以稀為貴的本質是供小于求,我們這套叢書的目標用戶群體天生就要比一般的平裝圖書狹窄,如果赤膊上陣跟那些平裝圖書去拼刺刀就是以己之短攻敵之長。
現在這樣做,其實最大的好處是在于能夠為《世界文學名著文庫》造勢。
《世界文學名著文庫》規模浩大,非一年兩年之功能夠完成,如果不能夠圖書市場上樹立起屬于我們自己的品牌形象,是很容易被讀者忘記的。
雖然我們不追求這套叢書被所有讀者接受,但應該確保盡可能多的讀者了解并且有購買意愿。
若是《世界文學名著文庫》能夠在龐大的讀者群體當中影響一股追捧的潮流,甚至是發展出一批鐵桿讀者,那我們何愁沒有銷量呢?”
聽完林為民的話魏鳳君已經徹底明白了他之前那番舉動的原因。
看來還是總編想的深遠啊!
盡管總編的思路還沒有完全驗證,但至少照目前的形勢來看,是有這種發展跡象的。
以后如果《世界文學名著文庫》真的能夠按照總編所說的,可以這種持續缺貨狀態下不斷的被市場和讀者追捧,形成一股持久的潮流,對于未來《世界文學名著文庫》的銷售工作將會大有裨益。
“我明白了!”
“明白了就好。對外口風一定要緊,外面怎么傳不要緊,但我們絕對不能認。”林為民叮囑道。
魏鳳君臉上露出幾分輕松的笑容,“您放心,我明白。”
魏鳳君是國文社內主管發行的副社長,這也是林為民愿意花費口舌給他解釋自己這番做法的原因。
至于國文社的其他人不管他們對于《世界文學名著文庫》的發行有任何不理解,都不需要林為民去解釋。
時間慢慢過去,首批3000套《世界文學名著文庫》第一卷在各地書店早已被搶購一空,很多讀者遲遲等不來新書,跟書店仔細一打聽,才知道原來《世界文學名著文庫》每個月的印刷量都是固定的,多了沒有,想買只能等到下個月。
好不容易又等了半個多月,新一批的《世界文學名著文庫》第一卷終于到貨了,短短兩三天時間內,再次被搶購一空。
很多忙于工作的讀者想不到這套叢書的銷售竟然會這么好,等他們想起來去書店買書的時候,連毛都沒有了。
就在這些讀者滿心失望做好再苦等一個月準備的時候,他們卻驚奇的發現,竟然有人在加價兜售《世界文學名著文庫》第一卷。
這個發現讓很多讀者既氣憤,又欣喜。
這些讀者立刻分成了兩派,一派人受夠了等待的苦楚,痛快的掏錢買下了這些“加價”銷售的書,買完之后還不忘向身邊的朋友、同事炫耀。
“國文社的這套《世界文學名著文庫》第一卷可不好買,我這可是托了關系、花了大價錢好不容易才弄到的。”
另一派人則憤怒于奸商的不道德,竟然干這種倒買倒賣、投機倒把的事,這要是放在十幾年前,高低得讓他們進去嘗嘗窩窩頭的味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