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廢都》,賈平娃著。 光看這幾個字,所有以文學為生或者喜好文學的人都不會把這部和這個作者的名字跟“暢銷”二字聯系到一起。 但就是這樣一個看似與“暢銷”絕緣的作者所寫的純文學作品,卻在短短半個月之內席卷了中國文學界和圖書市場,那種瘋狂的狂飆突進的姿態,比之兩個多月前的《千與千尋》毫不遜色。 五天20萬冊,半個月50萬冊,一個月100萬冊…… 《廢都》賣瘋了! 單月銷量百萬冊,在《千與千尋》和《廢都》之前,中國出版界和當代文壇還從未出現過如此妖孽的作品。 誰能想到,竟然在1993年的開春,一下子就出現了兩部。 《千與千尋》好歹是林為民的作品,這么多年下來,林為民早已憑借自己的才華和實力征服了無數中國的讀者,所有他的,出版后就沒有低于100萬銷量的,銷量500萬冊以上的也有兩三部。 這次《千與千尋》的爆發,有林為民這些年所積攢的口碑變現,也有兒童文學天然的傳播力優勢。 可《廢都》…… 它憑什么啊? 細數賈平娃的創作生涯,21歲發表第一篇作品,25歲出版第一部中篇集《兵娃》(前文23歲出版第一部書有誤,作者數學不好,沒減明白),可謂少年得志。 這些年當中陸續出版14部中篇集,3部長篇,稱得上是著作頗豐。 可以說,賈平娃在當代文壇,是有著屬于自己地位的知名作家。 但縱觀他以往的作品,別說是單月破百萬冊,就是銷量破十萬冊的都不曾有過。 《廢都》此番入選布老虎叢書,憑借著國文社強大的宣傳攻勢,在短短一個月之內便創造了百萬冊的銷量奇跡,讓不少文壇同行充滿了羨慕嫉妒恨。 布老虎叢書的稿酬支付標準,在《文學故事報》上寫的清清楚楚。 15萬冊以下,以千字150塊支付;超過15萬冊,以10%版稅結算。 這是個什么概念? 100萬冊《廢都》,定價6元,也就是說賈平娃至少可以拿到60萬塊的版稅分成。 更可怕的是,這才是第一個月啊! 以《廢都》如今所表現出的迅猛姿態,恐怕三五百萬冊都擋不住吧? 那豈不是說,陜西文壇又要誕生一位靠著稿費當上百萬富翁的純文學作家? 有些迷信的同行不禁心里泛起了嘀咕,陜西的風水看來真是有點說法,要不然也不會有那么多皇上埋在那。 當然,伴隨著《廢都》的狂熱銷售,隨之而來的是口碑的兩極分化,嗯,準確點說,是負極壓倒正極。 《廢都》最吸引人的點是什么?直白的說,就是X。 “此處刪去XX字”、“此處省略XX字”,這應該是很多九十年代熟讀文學著作的讀者難以磨滅的記憶。 有多少青春年少的小伙子,是全程梆硬著看完這部的。 在整體大環境保守的氛圍下,《廢都》的上市配合著布老虎叢書鋪天蓋地的宣傳,恰如一場盛大的狂歡,讓這些讀者在談X色變的九十年代爆發出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