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幾個月前文華影視收購了徐楓的香江湯臣影業,過了年的這幾個月時間里,于東便一直奔波于香江和內地之間,忙著理順兩家公司之間的事。 經過這段時間的努力,文華影視已經基本消化了湯臣影業這塊肥肉,算是在香江有了一個前哨站。 “……湯臣影業僅剩的一部正在制作當中的電影已經殺青了,今年我們計劃再給他們開兩部戲,主力還是用香江的團隊,但要摻一些我們的人。 另外,香江那邊的人我也打算在下半年陸續動員一些到我們這邊來。 這次我在香江待的時間比較長,也算是對他們的制作水平有了比較詳盡的了解。 他們那邊的制作水平比內地還是高了不少的,商業化程度也高了很多。現在香江電影行業不景氣,不少人都沒工開,我們這個時候介入恰當其時。 我的想法是盡快加速兩地制作團隊的融合,這樣既能提高我們文華的影視制作水平,也可以一定程度上開發香江市場……” 經過四五年的鍛煉,于東已經完全成長為可以獨當一面的大將。 等他侃侃而談完,林為民滿意的點了點頭。 “思路是對的,不過還是要以成績說話。湯臣影業還是獨立運營,合拍片的政策上,你多到劉局那里跑一跑,我們文華這次也算是為兩岸合作豎立了一個標桿,上面怎么著也得給點鼓勵。” 于東應道:“好。” 他又說道:“滬美廠那邊您聽說了沒有?” “滬美廠怎么了?” “《寶蓮燈》賠了!”于華道。 林為民意外的說道:“我看新聞不是說票房過了2500萬嗎?” “光制作費用就1200萬元,還沒算上宣傳費用,我聽老嚴說這次滬美廠拿到的票房分賬綜合起來還不到40%,如果扣了稅,大致應該得賠五六百萬。” 于東對《寶蓮燈》的制作發行情況如數家珍,顯然是沒少關心,不過他的這種關心顯然是包藏禍心。 去年文華影視跟滬影廠合作投資制作的《舒克和貝塔:虎虎生威》大獲成功,成為國內近年來少有的票房大賣的動畫長片。 金國平看到這種情況起心動念,今年一邊和文華影視繼續合作,一邊搞獨立制作,《寶蓮燈》便是這種情況下的產物。 滬美廠為了這部動畫電影可是掏出了家底,光是制作費就掏了1200萬元,廠內精英盡出,采用了先期創作整體音樂和對白錄音等制作手段,還利用電腦特效繪制動畫,后期更是用六聲道全數碼立體音錄音,前前后后動用了300多位工作人員。 不僅如此,金國平還動用關系請到了江文、寧靜、陳佩斯、朱時茂等明星大腕給電影配音,為電影宣傳拉足了噱頭。 電影四月上映之后聲勢不俗,一個多月時間取得了2500萬元票房。 作為動畫電影來說,這個成績已經是非常優秀了。 畢竟如今這時候,即便是劇情片取得2500萬票房,也能排進年度電影票房前十名了。 可惜《寶蓮燈》的投入還是太大了,滬美廠在票房分賬方面又沒有什么競爭力,這一增一減導致電影最后大虧的局面。 投資1200萬,虧損接近一半,估計這兩年跟林為民合作賺的錢都賠進去了也不夠。 經此一遭,滬美廠恐怕元氣大傷。 于東嘴上說著滬美廠和《寶蓮燈》的糟糕情況,眼中閃著興奮的光芒。 “要是能把滬美廠收購過來就好了!”他貌似無心的說了一句。 林為民哪里會不明白他腦子里的想法,說道:“這種事就別想了。滬美廠是滬上文化界的招牌之一,就算是落魄了,也輪不到我們來收購。” 于東咂摸咂摸嘴,表情甚是遺憾。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