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當面催更-《1980我的文藝時代》
第(1/3)頁
榕樹下的模式注定了它們只能成為小而美的網站,但這并不影響它未來可能在國內網絡文學領域產生的影響力。特別是在網絡文學蠻荒發展的階段,榕樹下幾乎是一家獨大。
第二次融資過后,國文社已經成為榕樹下名副其實的大股東,但林為民并沒有直接干預朱威廉的管理。
榕樹下如今依舊在高速發展之中,對于互聯網企業來說,盈利不是問題,只要增長沒有停止,虧損就是可以接受的。
小暑過后,國文集團的總部大廈建設開始動工了。
去年冬,國文集團趕在年前與燕京市政府簽訂了合同,花費3.6個億拿下了東三環南、建國門外的這塊12.8萬平的地皮。
又經過近四個月的時間,地塊的拆遷工作在五月份完成。六月份,燕京方面正式向國文集團交地。
早在三月份,國文集團總部大廈建設工程項目就已經立項,前期的一系列手續和招標工作也都有條不紊的進行當中。
其中的重中之重是關于整個地塊的總體規劃和建筑設計,為此在林為民的一力堅持下,國文集團不惜重金召集了國內外眾多知名建筑事務所參與競標。
最終在十五個設計方案中挑選了來自英國的建筑師扎哈·哈迪德的設計方案。
扎哈·哈迪德是伊拉克裔英國建筑師,早在八十年代便在香江舉辦的國際建筑競賽上一舉成名,她的設計一直以“解構主義”為世人所推崇,但也因為這種先鋒大膽的設計風格,她的作品一度被業界批評難以建設并且缺少實用性。
一直到九十年代中期,扎哈·哈迪德的作品才逐漸被世人所接受。
在現在這個時候,她在國際建筑界雖然有些名聲,但還不是那個享譽世界的建筑大師。
她為國文集團設計的總部大廈十分具有特色,整體由三座塔樓組成,最低65米,最高達到了95米,三座大樓外觀以圓弧形造型為主,使用靈動的線條勾勒出動態優雅的建筑曲線,形成三座相互交織的山巒,遠遠望去,仿佛是掩映的群山,非常具有藝術氣息,充滿了未來感。
三座大樓占地面積超過2.8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高達25萬平方米。配合上周邊超過3萬平方米的公共公園,景觀與建筑完全融合為一體,遠比一般的寫字樓建筑更加生動,也更貼近自然。
三座大樓當中除了其中一座主樓是國文社的未來的辦公地點,其余的都將以租售為主,成為國文集團的搖錢樹。
除了三座總部大樓,國文集團的總部地塊仍有7萬平方米未利用。剩余的這些地皮將分做兩期,開發公寓、小型辦公樓以及配套設施,這些在扎哈·哈迪德的設計方案上已經有充分的體現。
未來整個地塊的總建筑面積將超過60萬平方米,按照20年后燕京的房價,國文集團的總部大廈價值將會是一個天文數字,為國文集團帶來巨大的利益。
一期三座總部大樓投資4個億,建設周期超過27個月,對于國文集團來說是個不小的壓力。
參加完開工儀式,林為民收到了羅杰·斯特勞斯的郵件,《李建國》在米國的譯審編校工作已經進行了兩個月,將會在這個月下旬登陸米國各大書店。
花了幾分鐘時間給老頭兒回了封郵件,林為民看了看時間,準備去吃個午飯,結果桌上的電話響了起來。
林為民接起電話,聽對面說了幾句,表情微微詫異。
“有空有空。”
“不過應該我去拜訪您才對,怎么能勞您跑一趟?”
“那好,我就恭候您大駕光臨。”
掛斷了電話,林為民神色怪異,思想了片刻之后,便不再考慮這件事,還是吃飯要緊。
翌日上午,林為民站在國文社大樓門口,似乎是在等人。
一輛黑色汽車駛入國文社院里,年過古稀的老人家拄著拐杖下車。
“啟功先生,又見面了。”林為民上前笑著問好。
啟功與林為民握了握手“好久不見,為民同志。”
去年九月,全國Z協辦公廳、民政部、中國紅十字總會、中華慈善總會聯合舉行“同舟共濟、重建家園”的義演晚會,林為民和啟功都參加了。
林為民將啟功請進了辦公室,上了茶,寒暄一番過后,沒用林為民詢問,啟功開口說明了來意。
昨天的電話就是啟功打來的,老同志在電話里只說了今天要來拜訪林為民,沒有說具體原由,林為民在電話里也不好追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