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逛了這么一會兒就累了,先這樣吧,以后有空再來看。”萬先生往圖書館外走去。 林為民略微有些失望,“那您可得記著常來啊!” 聽著他的囑托,萬先生離去的腳步加快了兩分。 出了圖書館,師生二人站在博物館和圖書館中間開闊的綠地之上,看著館門口進進出出的讀者和參觀者,萬先生問道:“這地方花了不少錢吧?以后的投入也少不了。” 林為民點點頭,“是挺多的。沒事,反正錢也花不完。” 萬先生:…… 一個多月時間倏忽而過,轉眼已是9月,《李建國》下部終于創作完成。 林為民卻顧不上修改稿子,又忙起了工作。 時隔近一年時間,國文集團旗下子公司再次上市。 這一次上市的是文誠影視,不過上市地點變成了鵬城證券交易所。 上市當日,文誠影視股價大漲90%,市值達到了52億人民幣,市盈率13倍,受到了市場和投資者們的熱烈追捧。 文誠影視的順利上市讓海晏終于在國文集團內部挺直了腰桿,至少在看到于東的時候有了自信。 市值差點歸差點,但好歹也是上市公司了。 不過文誠上市,要說最高興的,還要數國文集團的職工們。 去年文華影視在滬交所上市前,集團普惠職工,讓大家可以以五折的價格內部認購股票,集團職工有不少人都買了股票,因此而發了一筆橫財,可還有不少人思想保守,硬生生的錯過了這么一個發財的機會,等到文華影視上市之后股價暴漲,這些人為此后悔不迭。 今年文誠影視再度上市,大家說什么也不能再錯過這樣的機會。 自認購通知發出之后,職工們熱情認購股票,生怕落于人后。 文誠影視上市后的股價漲幅沒有文華那么夸張,文華頭上畢竟掛了個中國影視第一股的名頭,不過超過300%的投資收益還是讓國文集團職工們感到無比幸福。 一天時間,國文集團誕生了8位百萬富翁,六十多人獲得了六位數的收益,上千人收獲了至少一年的工資收入。 集團要是年年都有公司上市該多好啊! 某些職工的這個念頭當然是不切實際的。 上市并非是一家公司發展的終點,而是為了更好的發展。文華和文誠的上市直接帶動了國文集團影視內容創作的大發展,文誠剛上市,效果還不太明顯。 這一年多時間里,文華影視的產量對比上市之前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上市后發行的8部電影均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績,這些影片占據了國內電影行業年度總票房的半壁江山,也直接帶動了整個票房大盤的上限,吸引了更多的觀眾走進電影院。 同時,在電影周邊產業這個領域上,文華影視幾年的辛勤耕耘也開始逐漸有了收獲,每一年的成績對比前一年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從原本百八十萬的邊角料升級成為了占據文華影視總營收15%的重要組成部分。 假以時日,未來必然會帶給文華豐碩的成果。 這段時間里,因著文誠影視的上市國文集團上下喜氣洋洋。 《當代》編輯部內,編輯們審了一下午的稿子,臨近下班了,又到了摸魚時間,大家今天談論的話題還是文誠影視的上市和股價。 去年文華影視上市,編輯部只有一半人認購了股票,等文華上市以后股價飛升,這幫人后悔的直拍大腿。 這回大家長記性了,認購的時候一個比一個積極,聊天的時候少不了討論一下手中的股票最后能賺多少錢。 不過大家高興,卻有人喜歡給他們添堵,之前勸大家認購股票的姚淑芝每每在這個時候都會火力全開,挖苦諷刺,無所不用其極。 “姚姐,我錯了,你就別念叨了。” 這會兒大家剛聊起來,姚淑芝又舊話重提,對大家進行無差別攻擊,楊新蘭第一個告饒。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