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把自己給祭了-《我是仙》
第(2/3)頁
“神君,靈子前來拜見。”
云中君今日似乎有些心事,并不顯得多熱切,反而有些冷落。
云中君沒有轉過身:“所來何事?”
神巫立刻將自己知曉之事都說了一遍,云中君也只是點了點頭。
神巫的消息是鰲道人通稟給地神“鹿陽土伯”而傳到她這邊的,作為這一切的締造者“云中君”怎么可能不知道,望舒得到消息之后立刻就告訴了他,于是便“馭龍”朝著畫江堤所在的位置而去。
畫江乃是長江支流,匯入長江之中,亦為船運之要道。
神巫:“不僅僅是西門、堇山部分被淹,聽聞,畫江堤也快要決口了,只是還未得證實。”
云中君似乎并不奇怪:“嗯,我已知曉了。”
神巫欲言又止,想要說些什么,但是又覺得云中君定然早已有了安排,自己如何能夠對云中君指手畫腳呢!
而這個時候,云中君突然抬起手。
手掌從袖子里滑出,指向了遠處。
“你看!”
神巫順著云中君指的方向看過去,便看到了遠處出現了一條長堤。
神巫剛還是還未曾明了,也不知道自己此時此刻究竟所看到的是什么地方,但是靈光一閃,她突然開口說道。
“啊!”
“莫非,這里就是畫江?”
只是定睛一看,神巫又看到堤上人影重重。
雖然下著大雨,這些人或站或跪在堤上一動不動,高處上搭建著一個簡陋的棚子,棚子下面擺放著一張供桌,供桌前似乎有人在舉行著什么儀式。
“那是在做什么?”
隨著龍又靠近了一些,神巫似乎看明白了。
因為他看到那供桌上,竟然坐著兩個孩童。
身為巫的一份子,雖然真正成為神巫的時間不久,但是其哪里不知道那傳承亙久的習俗。
那是活祭。
以童男童女祭祀大江之龍,水中神祇。
望著那堤上的供桌,雨中癲狂的祭祀者,虔誠叩拜的信眾。
這一瞬,神巫突然想起了數月前。
那時天上不下雨,山民、鄉人、群巫紛紛言上天震怒請求活祭,當時甚至于連祭品都選好了。
只是神巫一想到自己昔日也是一牲祭之物,便于心不忍,幸好卜筮之時得云中君示警,得了一個不可的卦象,當時之事也便告一段落。
如今,梅雨汛期雨下得太多,江水泛濫,又于另一處見到此狀,神巫可以說是心緒復雜無比。
神巫:“他們可是在祭祀神君您?”
事實上,直到此刻她也不知道,當時卜筮出來的到底是真的不可,還是只是運氣。
更不曾知曉,云中君對于那活人祭祀,又是怎樣看待的。
云中君終于開口了:“將一群溺尸、焦尸、腐尸送到我哪里去?”
神巫聽完一愣,她或許也沒有想到,在神仙的眼中,祭祀是這般模樣。
“神君見諒,凡人不知神仙真意,總以斯愚昧之態顯于神君前。”
云中君:“或許,只是因為人未曾了解這天地。”
神巫卻以為是另一種意思:“神巫定然會讓眾生知曉神君之意,不再以血祭人牲,污了神君的仙府神境。”
云中君不再說話,唯有那龍靜靜地朝著前方游動而去。
——
畫江堤上。
風疾雨驟,村民集諸江之畔,目送洪流之橫沖直撞。
人人皆知。
若江堤一決,鄉土定遭沒頂之災。
因此,在場之人心內無不惴惴。
“江堤危在旦夕,今日,唯有祭人牲可保住這堤了。”
“真的有用么?”
“今日這般大災,定然是有人觸怒了長江水神,江神一怒,那是不知道要收多少條性命才肯罷休的。”
“堇山郡那邊聽說死了不少人了,就是因為近些年沒有祭江神!”
“只要祭了江神,自然就可保住平安。”
主持祭祀的同樣是當地的一位年邁的老巫,只是不是云中君的巫覡,而是此地供奉水神的巫覡世家。
老巫站在高處,后面信眾們拜了又拜,口中一個個念念有詞,心慌意亂地求神庇佑。
眾人還在竊竊私語。
突然間,那巫覡站在堤上高呼。
“長江之神兮,偉矣哉!”
一聲尖利的呼叫傳出,跪在堤上膜拜的眾信便立刻安靜了下來,不斷地叩頭祈禱。
老巫手中搖動著一個銅環上掛著許多個銅鈴的法器,搖動起來嘩啦啦作響,和那風雨聲混為一體。
老巫赤足,在那江堤上大抬腿地跳了起來,一邊跳還一邊轉著圈。
“掌江河之命,司雨之神,吾等乞汝庇護。”
“使洪退,保家宅。”
巫覡之聲于風雨中回蕩,一邊跳著古老的儺舞,臉上的黑色儺面。
那巫覡口中說著瘋言瘋語,手中的法器不斷地抖動著,身體也癲狂地舞起,在那大雨之中顯得十分駭人。
“某等微渺,愿借神威。”
“如蒙江神庇佑,當歲歲祭祀,永續香火。”
巫覡一邊贊頌著那所謂的長江水神,一邊許諾凡人將要奉上之物,一邊索求著自己想要的。
看上去神秘且可怕,令周遭的村人畏懼。
但是本質上。
這所謂的祭祀,更像是一場凡人與神祇的交涉和交易。
然而眾人做足了準備,那巫覡也吼啞了喉嚨,但是那長江之神似乎并沒有回應他們的祈求。
江堤下。
臨江的那一頭,可以看到洪水依然洶涌澎湃,江堤上的泥土開始松動。
而靠內的江堤另一面,可以看到堤土已經有著大片的濕潤了,甚至隱隱已經可以看到有水滲出。
這下,給下面的眾人給嚇壞了,下面的人立刻朝著高處堤上的人喊。
“不好了,不好了。”
“穩不住了。”
“快決口了。”
“下來吧,趕緊跑吧!”
“不能跑,祭祀還沒有完成。”
“沒錯,只要祭祀了江神,就一定能穩住大堤。”
到了這個時候。
人們還期望著鬼神之力相助,不過當然也有另外一方面的原因。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