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中元節-《我是仙》
第(2/3)頁
第一句,他的確去牡丹園了,不過去的時候是根本不知道溫績也去了的,但是他說的好像早就知道一樣,此去就是專門問此事的。
他的確是專門去問神巫一件事情,但是卻只是問關于霸下馱鼎過江的事情,不過說得好像他好像問的是更多的事情。
而最后一句話才是最關鍵的,神巫回話了,而溫績無法確定,馬馥他有沒有從神巫那里得到了一些確切的消息,是有關于他去沒去牡丹園的。
甚至是,有關于那座青銅巨鼎的。
畢竟,神巫的確是回話了,但是溫績又不知道,神巫回的是一句。
“無可奉告!”
打的是個信息差,博弈溫績說話的時候出差錯,或者是心慌意亂之下進行辯解,只要一辯解,自然便會露出破綻。
溫績終于回話了,他放下了茶碗。
“沒有想到,馬監竟然知道得如此清楚。”
“也不是瞞著馬監,是堇州災情發生了一些變化,事發突然,神巫便讓我父子二人一起去,說的也都是一些是有關賑災的事情。”
“神巫喜靜不喜歡人打擾,去的時候自然也不好大張旗鼓,也是輕車簡從。”
“昨日便是如此了,馬監若是不信,可以去問神巫。”
“雖然不知道馬監是從何處聽來的什么霸下馱鼎的傳聞,但是那江上發生的神異之事,本王今日里一直忙于他事,實在是不知。”
“馬監可是知曉些什么,也說與本王聽一聽?”
溫績表現得很好,馬馥用神巫來壓他,他反手,就用神巫給壓了回去。
面對馬馥的質問,還發出反問,看上去好像真的對于那江上所發生的事情一無所知。
馬馥:“原來如此,馬馥也只是聽聞了此事,特來告知于郡王,不過所知的也不多。”
溫績:“那就謝過馬監了。”
但是這個時候,馬馥問出了一個關鍵性的問題。
“馬上就要中元節祭祖了,我看府中都在備著此事。”
“可是,為何不見溫司馬身影?”
馬馥這一問,好似一個回馬槍。
那鹿城郡王溫績卻似乎早就想到了這個質問,直接開口說道。
“馬監,方才不是說了么。”
“堇州災情多變,因此神巫才讓我父子二人前去商議,我不便離開,只能派大郎去堇州了。”
“不過前些日子大郎在堇州做得不錯,派他去堇州那邊,我也十分安心。”
“雖然中元節祭祖之事甚是重要,但是堇州受災的黎民百姓也更是重要,若是能多救下一些人,積累一些功德,先祖也不會責怪。”
馬馥立刻說道:“郡王仁愛寬厚,溫司馬同樣如此,實在是胤、堇二州百姓之福。”
“中元節祭祖,不知馬馥能否也來?”
溫績:“這,怕是不太方便吧!”
馬馥說:“咱不過是陛下身旁的一奴仆,鹿城郡王乃宗室,天潢貴胄。”
“咱就和這府中的其他奴仆沒什么區別,郡王不必在乎……”
溫績:“這……”
最后,馬馥口中稱自己不過是一介奴仆,但是卻以天子使臣的身份硬生生要在中元節來觀禮溫績一家的祭祖之事。
溫績本可以強硬拒絕,但是最后不知為何,還是答應了下來。馬馥離開后。
溫績的臉色這才變了,在廳內坐著,不斷地思慮著剛剛和馬馥的對話。
尋找著自己是否有說錯話,或者哪里露出了什么破綻。
“這太監應當是從江邊聽來了傳聞,所以才知道霸下馱鼎的事情,只是他為何突然跑到了我這里來的,又如何知道了我去了牡丹園面見神巫?”
“看他模樣,并未曾從神巫那邊探得什么消息,只是前來詐我一詐。”
“不過這太監看起來不會善罷甘休,還會接著調查此事,而且還似乎隱隱認定,我和那霸下馱鼎之事有關,因此中元節祭祖才一定要前來觀禮。”
“在中元節前,必須得穩住此人。”
溫績不怕馬馥來中元節觀禮,就怕他暗地里做些什么。
雖然短暫的交鋒很快便結束了。
但是不論是內侍省的太監馬馥,還是鹿城郡王溫績,都知道事情還遠沒有到結束的時候。
隨后,溫績立刻召來了人。
“立刻遣人,去看著他。”
“是!”
而馬馥一出門,立刻便暗中派人。
“你立刻暗中派個信得過的得力之人,速速趕去堇州,尋找那溫神佑的下落。”
“現在就去,不可耽擱。”
寺人:“那我們呢,要不要做些什么?”
馬馥:“溫績接下來一定會盯著我們,我們穩住他便可。”
——
不知不覺間,中元節便到了。
天還未曾亮,整個府邸之中便亮起了燭火。
僮仆女侍不斷地穿過巷道小門,有人甚至因為小跑被門檻絆倒在地,從而被人低聲訓斥,整個府邸彌漫著莊嚴肅穆之氣。
晨曦微露,便看見隊伍從府中出發,前往城外。
日高時分,眾人齊聚家廟前。
鹿城郡王素服莊重,手持檀木香爐緩步前行,于每位先人牌位前插香,恭行三鞠躬,祈先人審視一年言行,保佑家族安康。
隨后,依序磕頭禱告。
祭祀至高潮,本應由大郎溫神佑誦讀祭文,但是此刻溫神佑卻不在,依舊是由溫績來做。
“列祖列宗,后嗣在此……”
念完祭文,隨后點燃紙錢。
封包書寫先人名諱、年月時辰及子孫姓名,逐一投入火盆。
家廟之中,祖宗牌位下。
火光映照溫績以及家眷一眾人虔誠的面容,煙霧裊裊升起,似先人收納錢財心意。
后面黑壓壓地跟著一眾人,馬馥也在其中,穿著布衣,看上去當真和郡王府上的家仆一般。
不過此時此刻,不論是心不在焉站在人群之中的馬馥。
甚至是作為主角的鹿城郡王溫績,心思也同樣飛到了遠方。
“大郎那邊怎么樣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