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呂布對于邊陲流民的罵名是非常反感的,比的上張飛給他取的三姓家奴了。 不過在林墨告訴他應該學齊桓公一樣的胸襟格局后,他已經在慢慢練自己的養氣術了,自然不是因為內心對笮融的鄙夷而放棄先探明廣陵情況的打算。 真實的原因只有一個,他想打孫策一個措手不及。 從甘寧帶回來的情報看,孫策應該是剛剛才和吳景交接,這個時候正在緊鑼密鼓的布防、撫民和安穩世家豪強。 孫策把豫章的水師調往廣陵,一是彰顯自己的實力,二來也是防止自己突然發難。 所以,趁著這個人心不穩的時間對廣陵下手是最合適的,越晚只會越棘手。 當然了,他不認為孫策擁有與自己抗衡的實力是關鍵。 誰都知道,江東那頭不是沒有騎兵,但真的少的可憐,有傳聞屯長級別的將官都不是人人有戰馬,可想而知有多凄慘了。 盤算下來呂布覺得自己一萬大軍里有三千騎兵,足以打孫策一個猝不及防了。 將軍們聽來也覺得確實有道理,當即附和,就連魯肅、劉曄都認為呂布對于戰局的判斷是非常精準的。 沒有詳細的部署作戰計劃,接風宴上簡單的分出了前鋒、中軍,敲定了統兵將領和留守人員,這件事就算落定了。 眾人準備的時間不多,出發時間定在了五日后,算是非常趕的了,不過魯肅的調配能力確實很強,糧草的準備、行軍路線的規劃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只用了四天就完成了。 一次看似倉惶的東征,就此拉開帷幕。 通常先鋒部隊會提前兩三天出發,一來是需要時間在前線扎營,二來他們要視情況進行斬獲,等大軍到來后將地方情況進行匯報。 所以高順他們出發后的第三天,呂布才提著七千人,帶上輜重、軍械開始行進。 相比于攻打廬江時候的惴惴不安,呂布這回精神頭非常足。 廬江一戰中他已經肯定了袁術成了沒爪牙的老虎,根本不敢動,然后盱眙的問題也解決了,基本上不會有后顧之憂。 等把廣陵拿到手后,他就是真正意義的擁有了徐州六郡,算上九江、廬江,已經是八郡之主了。 而這一切,只是發生在短短的一年時間內,恍若一場夢。 “怎么了,一路上都不說話,想什么呢?”呂布精力充沛,主動挑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