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們呂布心頭一沉,這些人竟然無視了自己,依舊在放箭,好像對死亡并沒有正常人的恐懼。 能做到這種程度的,放眼自己麾下,除了陷陣營,只怕也沒有第二支人馬了吧。 如果可以,呂布是真的想俘獲這支部隊,因為這樣的部隊丟在戰場上實在太可怕了,他們跟陷陣營一樣,只能被消滅,不會被嚇跑。 可同時他也清楚的知道,陷陣營是絕不可能投降的,自然,先登營也不會投降,便是不舍,也留他們不得。 呂布沒有猶疑,策動赤兔馬想沿著一字排開的先登營收割頭顱,不多幾步,卻被數把大戟擋住了去路,是五名拿著大戟的軍士排成一列欲擋住呂布。 由于赤兔速度沒起來,呂布僅是憑借自身氣力揮動方天畫戟橫掃千軍。 三桿大戟同時格擋,另外兩桿一左一右刺了過來,這一下驚的呂布有些措手不及,一夾馬肚,赤兔馬靈性的揚起前蹄躲開攻擊后,借助著下沉的力道捅飛了一名執戟軍。 可余下四人并不見慌亂,繼續朝著呂布形成三人格擋,一人進攻的態勢。 沒等他錯愕反應,另外一組五人分隊從右側也貼了過來,同時間面對九名大戟士的圍攻,就連呂布也覺得吃力。 要知道,他們手中的大戟或許不如方天畫戟這種一丈長度,但八尺青鋒下,以數量占據優勢便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攻,難免會顧此失彼的。 而且,他們的合擊之術令人瞠目結舌,可以說并不比陷陣營弱幾分。 大戟士? 這是呂布的第一個念頭,能擁有這等貼身近戰的合擊之術,大戟重甲,必是趙云先前所說的大戟士了。 他趕忙調轉馬頭脫離接觸,大戟士跟陷陣營類似,都是重甲步卒,不同的是一個拿戟以對付騎兵為主,而一個拿環首刀,以貼身搏殺擅長。 但這兩支隊伍都有一個共同的特性,機動性不足,這種情況下當然不能讓他們包圍了起來,否則就算是呂奉先只怕也討不著多少好。 陷陣營一旦貼身,就連關羽和張飛都無法沖破,正是這個道理。 憑借著速度優勢,呂布沿邊切割,方天畫戟的戟面朝著一名大戟士的頭顱一拍,頭盔頓時四分五裂,泰山壓頂般的巨力讓那名大戟士的腦袋都往身軀里縮了半截。 這種拍擊式的進攻效果遠比切割咽喉的方式管用的多,畢竟他們的脖子處都圍了護具,力量稍小一些便無法貫穿。 但同時,這種拍打式的進攻速度也會慢很多,哪怕如呂奉先這般神勇,幾輪沖鋒下來也只是結果了十八名大戟士而已,若是尋常軍隊,只怕已經百人斬了。 可先登營的攻擊自始至終就沒有停歇,已經完全的壓制住了那群步卒上前的勁頭。 他們想學著呂布從側翼進攻,可因為先登營的登場,袁軍氣勢生生被他們給掰回了不少,拼命守住先登營的策應。 允文說的對,北國軍,厲害啊! 呂布有些叫苦不迭,沒想到對方把最精銳的騎兵調走,留下的這幾百人還能掀起這么大的浪頭。 除非把并州狼騎調過來,自己有把握盡快的破陣,否則憑借一己之力,實在有心無力。 正是呂布焦急著己方步卒陣亡人數已經遠遠超出自己想象的時候,一團銀色光芒閃現而過,一陣吁律律的戰馬嘶鳴聲后,便是砰砰砰的一陣悶響。 只見來人落地后,以長槍杵地,飛身踢翻五名先登營,最后落在了白色戰馬的馬背上。 “溫侯,末將來助伱!” “哈哈哈!好,子龍,你我聯手,莫要分列,跟緊我!”看到趙云來了,呂布朗聲大笑。 勇猛如他跟在自己身后,自己就可以放手廝殺,方才幾番沖陣未能造成大規模的殺傷,就是因為既要攻擊,又要防守,好不辛苦。 一紅一白兩匹戰馬,兩襲披風,在混亂的戰場上如同獵豹,來去自如。 呂布在前開路,每戟只攻不守,拍的大戟士紛紛倒地,趙云緊隨其后,擋下所有刺來的大戟,與呂布的配合極為默契,起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這算是呂布第二次對趙云投去了贊賞的目光,因為他發現不管自己多快,防御漏洞多大,身后的趙云都會為他一一解決。 玩命的活啊,這可比在校場上對壘實在的多。 論及擺兵布陣、帶兵沖鋒,我這麾下各有千秋,難分伯仲;可要論個人武藝,自我以下,子龍怕是沒有敵手,呂布在暗暗驚嘆。 戰場之上現在是大戟士吃近了苦頭,赤兔馬和玉獅子的速度之快,完全可以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兩人的配合又是滴水不漏,大戟士頭一次覺得這般無奈。 最要命的是,若是西線戰場的一千大戟士與東線戰場這五百大戟士合并,他們不敢說拿下呂布和趙云,但逼退是毋庸置疑的。 因為大戟士的作戰優勢就在于貼身,想要貼身就得圍困,就剩下那么五十幾個人,怎么圍啊? 其實厚重的防御鎧甲,尋常的騎兵甚至是都尉、校尉都未必能輕易洞穿,偏偏遇上了當世兩大頂尖高手,只有被收拾的份。 “我來解決他們,弓弩手交給你!”眼看對面不過四五十人了,呂布虎嘯了一聲,趙云聞令而動。 玉獅子脫離赤兔馬后,急速調轉馬頭,朝著隊列中的先登營開始揮舞長槍。 槍影掠過,便是血霧彌漫,一名名先登營的將士捂著咽喉倒地不起。 這種殺戮在袁軍看來如噩夢一般,可是一輪沖殺下來的呂布卻瞧的心頭一動。 不錯啊子龍,已經有開始領悟將刀法融入其中了。 先前趙云沖殺,看似點到為止,無不一擊斃命,充滿美感;眼下卻是像刀法一般左掠右拖,展示著暴力美學。 雖然看起來有些生澀,假以時日,必能彌補這百鳥朝鳳槍的弊端。 事實上呂布讓趙云融合刀法的時候,他就已經在苦思冥想了,最后唯一能想到的用刀高手就是關羽。 兩人倒也沒切磋過,但趙云看過他殺人,春秋十八刀,頭三刀兇悍的一批,講究勢大力沉、一浪更疊一浪,無論是斗將還是破陣,都有不俗的威力。 盡管沒能領悟春秋十八刀的精髓,趙云也已經在嘗試找到能融合的關鍵。 呂布破大戟士,趙云沖先登營,隨著緩緩占據上風,兩支精銳的數量都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減少。 趙云很震撼,因為不管自己如何動手,這些面朝前方的先登營都悍不畏死的瞄準前面來發射。 這等軍隊,當真是舉世難覓啊。 “溫侯,末將來也!”甘興霸來了,他渾身浴血,咧嘴大笑,如同地獄的使者,揮動兩把鐵戟,斬的袁軍七零八落。 身后魏越緊隨,長槍像打地鼠一般拼命敲擊,殺的好不痛快。 未見張繡,這是正常的,因為他那頭講究的是破勢,沖進來后便讓大軍分散開造出更大聲勢;而趙云和魏越他們則像一把利箭,朝著中軍帳猛沖。 好處是可以最短時間殺過來跟呂布匯合,弊端就是身后的將士正在與袁軍血戰。 此時,大戟士不過二十人眾,已經再無法對呂布造成威脅,他策動戰馬沖向中軍帳,朝著手臂粗的‘袁’字大纛狠狠一戟,象征著三軍士氣的大纛緩緩飄落。 大纛一倒,呂布便發出雷霆之喝,“中軍已毀,袁軍潰敗,弟兄們,插旗!” 斬將奪旗在戰場上永遠是最有效的手段,隨著呂布這一聲怒吼,周遭呂軍也開始喊了起來,你們的中軍帳被攻陷了。 袁軍抬頭一看,原本獵獵作響飄蕩在上空的中軍大纛已經不見,取而代之的是‘呂’字旗號。 這一幕,讓本就搖搖欲墜的北國軍心轟然倒塌,再沒有半分抗衡的氣力了。 “快撤!快撤!”這不是軍士在吼,而是袁軍的各方校尉。 他們太清楚了一旦大纛淪陷,除非是像先登營和大戟士這種完全不要命了的人,其他人早就沒了戰斗力,既然如此,不如干脆點下令撤軍吧。 北國大營很大,跟個小縣城一樣,長寬有十幾里地,如此大的軍營里,四處都在各自為戰,雖然大多數是呂軍占據絕對優勢,可也有能抗衡的北國部曲。 待得鳴金聲響起后,北國軍終于開始紛紛脫離戰圈,但十幾萬人的戰斗,四面八方都是人啊,哪是這么容易脫離的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