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人們提及袁紹的時候,總是愿意稱呼他是北國霸主。 現在袁尚接位了,也是稱為北國之主,雄踞四州的新星。 其實,北國一直有一支勢力是不容忽視的存在,就是盤踞太行山的黑山賊。 從袁紹與韓馥爭奪冀州,再到與公孫瓚決戰北國,這支力量其實一直都是在左右著北國的局勢。 甚至在袁紹一統北國的關鍵戰役他們險些成為了逆轉的關鍵,如果不是因為公孫瓚中了田豐的計,等到了黑山賊趕到,鹿死誰手還真不好說。 袁紹不是不知道這些家伙的危害,奈何人家有太行山天塹仰仗,袁紹幾次發兵都沒能完全吃下這股力量。 后來發現黑山賊要是脫離了太行山的護佑,其實也成不了多大氣候,索性就沒管他們了,只是苦了太行山脈周遭的郡縣,沒少被他們劫掠。 黑山賊的頭目是張燕,這貨從前是叫褚燕,原本的頭目是叫張牛角的,不過在攻打癭陶的時候中了流矢,臨死前把位置讓給了褚燕,感念這份恩情就跟著張牛角姓了。 至此,黑山賊二代目張燕誕生。 值得一說的是,張燕雖然被稱作是黑山賊的山大王,可人家在朝廷那里是實打實的掛了號的,從中平年間就被靈帝封為了平難中郎將,還擁有舉孝廉的特權,相比之下,呂布和袁紹那時候還微不足道呢。 而且在山匪中來看,張燕也是屬于戰力天花板級別,巔峰時期甚至都占據了常山、中山國、趙郡、中山、上黨,兵馬加親眷有百萬眾之多,連騎兵都有四五千人。 他也非常聰明,秉持一個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的理念,一直都很吃香。 直到后來遇到了一個手持方天畫戟的男人,帶著幾十騎就把他幾萬大軍打的滿地找牙,從此后就不敢輕易的跑出來鬧騰了。 其實后來的這些年黑山賊的劫掠次數已經少了很多,因為太行山這一帶被他開墾出來不少良田,勉強能讓拖家帶口的山匪糊口了。 實在揭不開鍋又或者要改善伙食的時候,也能摟他幾桿子,每次收獲都不錯。 不過最近張燕覺得,大概是自己的命格顯貴到了,黑山寨迎來一波又一波的好消息,弄得他有點無所適從了。 最早的時候,笮融作為呂布的使者給他送了四萬金,表示有心一起共襄大業。 然后呢是已經有十幾年沒見過的朝廷天使屈尊跑到了太行山,封他張燕為平北將軍,請他出兵襲擾并州后方,打亂高干的節奏,事成后讓他接管并州。 前幾日,高干在上黨吃了癟,中了荀攸左進右出的疑兵之計,狼狽而逃,所以也派人來請他張燕出手相助。 一個是并州刺史,一個是當朝司空,一個是腳踏兩州的中原諸侯,現在都紛紛要求我幫忙嘞,山寨里的其他小頭目表示很為難啊,大家都送了禮,幫誰好呢。 坐在山寨帥椅上的張燕,一腳踩著鋪墊的猛虎獸皮,一手握著剛剛烤好的羊腿,吃的滿嘴流油,嘟囔道:“咱們啊,誰也不得罪,誰也不落下。” 別看張燕是個山大王,可身材卻不是想象中的大腹便便,滿臉虬髯。 相反,他身材較為瘦小,與那些動不動如城墻一樣厚實的武將比,真就像只燕子了。 “大哥的意思是,禮照收,兵不出,坐觀成敗?”作為二當家的杜長請教道。 “并州這頭,雖然高干折了一場,但還沒有大敗所以我們先別摻和進去了;至于冀州這里,笮融的意思是,讓我們立刻出兵從中山打入河間。” 張燕將手里的羊腿往案上一丟,雙手不講究的往身上衣服擦拭,笑道:“可以讓弟兄們集結起來,去中山、河間兩地鬧騰一下。 噢對了,無極就別去了,笮融說過林墨要保甄家。” 張燕補充提醒完后,杜長皺著眉頭頷首,“所以,大哥的意思是,我們幫呂布?” “胡說。” 張燕灌了一口酒沖下口中羊肉,認真道:“弟兄們不過是出去打一次秋風而已,怎么就幫呂布了。” 杜長眸子轉了轉后,立刻就會意的大笑了起來,“大哥說的對,是小的們最近餓壞了,自己跑出去折騰的,我們啊,最多就是看管不嚴而已。 大哥明智啊。” “做山匪的不用腦,一輩子都是山匪。”張燕得意的撥弄著自己的小胡子,滿臉傲嬌。 世家從來喜歡多頭下注,求的是穩,前提是你也得有幾頭下注的底蘊和實力。 作為山匪的張燕,號稱十萬眾,可其中大多是老弱婦孺,真正能拉出去作戰的,也就那么兩三萬人他下注的機會只有一次,肯定得是想好了再決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