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就算是他林允文,也絕對辦不到! 況且,北國距此千里之遙,中間還隔著兗、豫二州,他們要過來的話,最快也是從黃河順流而下抵達徐州,再繞到淮南進入安豐,這趟下來,還帶著兩萬大軍,沒一兩個月也走不到啊。 林墨進入鄴城才多久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的。 “什么不可能,那你怎么解釋斥候看到的人馬,莫非是斥候謊報軍情不成!”夏侯惇越想越氣都什么時候了,你還嘴硬,要不是看大兄喜歡你,非讓你嘗嘗我的馬鞭。 倒是這句話點醒了郭嘉,他眼前一亮,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表情從凝重轉瞬間變成了苦笑,“明白了,我明白了,這不是趙云的人,這支隊伍,就是幾天前在雨夜消失的張遼所部,他們根本沒有上雁回嶺,而是趁著雨夜遁去廬江,現在做出一副援軍的模樣!” 一定是這樣,一定是這樣的! 想明白了的郭嘉整個人都顯得很激動,或者說,這是一種亢奮,不僅僅是因為自己識破了對方的伎倆,同時也驚嘆于對方的手腕,屬實是了得啊。 借著大雨之夜斥候眼盲,竟然丟下安豐城,放空雁回嶺,跑到了百里之外的廬江邊城,等大雨過后再打著趙云的旗號,做出援軍模樣突然出現。 這一手的高明就高明在對方并不以戰為前提,而是算計人心,掌控大局,他早就把一切的時機都盤算進去了,這種時候出現帶給人的壓迫感會讓原本就低迷的軍心瞬間承受巨大的壓力。 此人志不在攻掠、殺傷,而是要攻心,要把一支潰敗之師的軍心徹底揉碎磨滅,那時候,兩萬多人的隊伍就跟綿羊沒有任何的區別了,好生了得的手段! 眾人聽了郭嘉的解釋,先是一頭霧水,茫然四顧,最后認真沉思一番,又覺得不是完全沒有道理。 但,猜測,終究只是猜測,夏侯惇被這突然出現的隊伍嚇的不輕,皺著眉頭,悶聲道:“你所言或許有理,但我不能拿著兩萬多人的命去賭。 萬一這支隊伍真的是趙云率領的援軍呢,你可知道一旦他抵達前線,雁回嶺上的張遼便可以放心的出擊切斷我軍后路,到了那步田地,呂軍會像惡狼一樣撲上來啃食我們的隊伍。” 他承認,這段時間來,郭嘉提出的各種見解,確確實實讓作為統帥的自己提升了不少見識,但說到底卻沒有實質性的回報。 如今更是面臨了絕境之危,決不能在安豐繼續遷延下去了,必須走,而且是立刻就拔營。 出乎所有人預料的是,郭嘉這一回卻沒有反對了,只是輕聲道:“將軍,在下也是贊同撤軍的,但,大軍撤走,總是需要悍將斷后,可否允許在下部署斷后?” 夏侯惇有些懵,還想著會因為分歧而跟郭嘉吵起來,他也想好了,這次就是拿出虎符也沒用,這支隊伍,他才是主帥。 沒曾想,郭嘉竟然這么痛快,有些反應不過來的夏侯惇對視了數息,才摸了摸鼻頭,點頭道:“你且用兵我瞧瞧。” 郭嘉也不多說,只是把人帶到沙盤上進行推演。 他算是想明白了,張遼背后的人啊,屬實是不簡單,甚至可以說比你想象中還要厲害。 這樣的對手,他自信也是可以對付的,但大家應該都是一個水平線上的人。 郭嘉沒有把握能從計策上完全的擊垮對方,當然,他想算計自己,只怕也辦不到。 在這樣的情況下,決定勝負的關鍵,往往不再是單純的謀略,而是戰爭底蘊,更拼雙方實力。 軍隊、后勤、補給、軍心、將領甚至是彼此的心性,都可能決定勝負。 可這些方面來看,現在的己方都是處于了絕對的劣勢,再跟此人斗下去,非敗不可。 如果說,沒有夜襲安豐那一敗,郭嘉還是自信能跟對方繼續糾纏下去的,可現在的軍心斗志變成什么模樣了,就連主帥夏侯惇都亂了,可想而知下面的那些軍士會如何。 撤吧。 這個時候還能撤,撤走是明智的。 當然了,兩萬多人的隊伍,也不是說拔營就能拔營的,收拾輜重,糧草運送,再到大軍開拔,精兵斷后,最快也需要三天才能部署完。 倘若對面真有四五萬人,郭嘉是該慌的,但他知道,這些不過是幕后之人玩的無中生有把戲罷了,絕不可能真的斷了后路,晚上一兩天,也是沒問題的。 安豐城內,張遼有種我胡漢三又回來了的感覺。 其實,他帶著這些人從廬江邊地趕回來,算著時間,還不能立刻進駐安豐,最好是等多一天,讓決水的水位完全下降到安全位置才保險。 但,遼神覺得問題是不大的,就連賈詡都認為沒啥問題。 畢竟自己折騰的這一出絕對能夠讓曹軍人心惶惶,軍無斗志。 更何況,即便是現在掘開了決水,撐破天就是泡個幾天,說水淹安豐,那是肯定辦不到了的。 當然啦,最大的考量是因為他們從百里之外一路趕過來,加上路況泥濘,將士們都疲累不堪了,根本沒法再在城外下寨,還是直接進城休息吧。 當斥候回報,曹軍寨子里的糧車已經開始往外拉的時候,張遼就知道,賈詡的計劃成功了,夏侯惇受不了這種壓力,終于選擇了退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