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誰能想到張遼敢用這種魚死網破的打法來突圍,而且運氣也算不錯,這種密度的箭雨,只中三箭,當真好命。 “身中三箭,又一路狂奔,就算回去多半也活不了了,咱們調轉過去,強攻安豐,必可勝出!” “我同意仲康的辦法!”高覽因顏良文丑而死,大戟士又被他們給賣了破綻死了五百,現在張郃恨不得把這兩人剝皮抽筋。 夏侯惇拿不定主意,因為在他看來,城里還有趙云啊,未敢擅動,只能看向郭嘉,好歹他設下了這一計真真切切的建了功,差點就把呂軍最驍勇的幾名悍將都給斬殺了,所以,夏侯惇的態度又變得和藹了起來,“先生以為如何?” “罷了,此計不成,已無力再戰,班師吧。”郭嘉吐出一口氣,顯得很無奈。 在他的角度看來,趙云肯定是不在城里的,問題是,張遼背后的高人還在城里。 只要張遼進了城,即便對方是一介謀士也足以穩住大局。 反觀曹軍,先是吃了陳登詐降大敗一陣,這些日子又遲遲無功,今天又沒能斬下張遼幾人,早就成了強弩之末,強行進攻安豐,最后只會兩敗俱傷,作為攻城方,自然是付出更大的。 綜合比較下來,曹軍沒有兵力上的優勢,士氣上又不是碾壓,再加上郭嘉很清楚,除了強攻這一條路,短時間內根本不可能把城里的兵馬釣出來,拖下去最后還是要無功而返。 既然如此,那不如早做決定吧。 早有退意的夏侯惇當即力排眾議,贊同郭嘉的建議,大軍繼續返回許昌。 打個勝仗還要撤退,怎么看都有些虎頭蛇尾的味道,但夏侯惇不以為然的。 不管怎么說,今天也折了張遼一千五百騎左右,還帶回來近千匹戰馬,算是勉強挽回了一些顏面吧。 至少在曹操面前,自己也能應付著說一些話了。 荊襄,襄陽城,刺史府內,不少地方官員都在恭賀劉琮。 就在半個時辰前,天使到了襄陽宣讀圣旨,天子贊劉琮年少有德,要擢升他為太常太祝。 這可不得了,漢代是三公九卿制,除了司徒、司空和太尉這三公,下來就是九卿了。 而九卿之首就是太常,太常太祝是太常的從官,負責皇室宗廟的祭祀、祈福等工作。 論俸祿來看,太祝的俸祿都過兩千石了,比太守還高。 劉琮今年才幾歲啊,一舉就成為了九卿之首太常的屬官,再擢升,可就有希望直接位列九卿,妥妥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高官。 自然而然的,荊襄百官要來道賀一聲。 可劉表哪能高興呢,這太常太祝是哪都好,唯獨有一點,它是京官,必須去朝廷所在的許昌任職,劉表如何舍得啊。 再加上劉琮自己也很不想離開荊州,他還要奪嫡呢,哪有空啊。 問題是,天子的圣旨可不是你想不去就不去的,除非你有充足的理由、又或者干脆一點,直接撂挑子表明,咱就是不遵你朝廷圣旨。 作為漢皇后裔的劉景升,肯定不能這么干啊,他之所以還能在荊州坐的穩穩當當,這皇室后裔的招牌可幫了他很大的忙,要不然劉備會費盡心機弄上這么一塊招牌嗎? 至于托詞理由,基本是不太現實的,太祝是負責劉家宗廟的工作,一直以來只有劉家人可以出任,伱劉琮不是劉家人嗎? “老爺,琮兒若去了許昌,妾身也不想活了,嚶嚶嚶”蔡氏梨花帶雨的撒嬌,不時還會用山峰夾上劉表的手臂,哪個干部經得起這樣的考驗。 “放心吧我也不舍得琮兒,圣旨不是說了年底赴任,今秋納貢,我給厚實一些,曹操會明白意思的。”劉表是不高興,倒也不慌。 在他看來,曹操應該只是想打個秋風罷了,如果想要人質,正常情況肯定是要嫡長子的,哪有要次子的道理。 既然如此,歲貢給足一些嘛。 當然了,到時候肯定還得再賄賂幾個朝廷要員,幫著說說話,曹操大概率是不會繼續為難劉琮了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