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大哥說的是啊。” 同樣披著孝服的關羽嘆了口氣,“如今他們以哀疏為引,誘公子入襄陽本就是陽謀,他若去了,會被蔡瑁軟禁,若是不去,便是有失孝道,即時蔡瑁以此大做文章,只怕長沙郡里也會文武離心啊。” 讀春秋的二哥可不是一個莽夫,除了人比較傲一點他是足以獨當一面的統帥之才,眼光自然是很獨到的,能夠清晰的剖析這道哀疏背后的利害。 諸葛亮向他投去了贊善的目光,點了點頭道:“關將軍所言不錯,不過先前公子已經去過襄陽卻被蔡瑁拒之門外,此事當時有多人目睹佐證,所以現在就算不去,也是可以稱做蔡瑁從中作梗的。” “難怪先生當時是同意公子去襄陽,想來先前便已經想好了對策,佩服,佩服。” 諸葛亮只是微微頷首,隨后看了一眼身后的大廳,確認沒人留意,他才低聲道:“其實,蔡瑁不可怕,劉琮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曹操。 如果我沒猜錯,他必然是會趁著劉景升喪期對荊州施壓,蔡瑁這個莽夫如何能擋,即時只怕會主動開城獻降。” 劉關張三人先是一怔,互看了彼此一眼,顯然都被諸葛亮的推理嚇的不輕。 這種對未來的預測,不是憑空想象,而是根據天下大勢的分析,進行的精確判斷,所以,他們只是揣摩了少頃,就知道,這事八成會發生。 曹操是什么人,對荊州早就垂涎三尺了,而蔡瑁呢,一個世家培養出來的莽夫,哪里能是曹操的對手,稍用手段就能把他給收拾了。 “先生可有妙計破敵?”劉備這下變得有些慌張了。 “有,只恐主公不肯聽從。”諸葛亮看向劉備,目光灼灼。 “先生且說來。” “曹操想入主荊州,最快也得兩到三個月的時間,所以,我們必須趁著這個時間壯大自己來應對這場大戰。” 諸葛亮深吸了一口氣,繼續道:“雖然這一年來我們將長沙郡的屯兵擴充到了三萬多人,可根本敵不過曹操的中原大軍,更何況,一旦蔡瑁投降,即時曹操便可收納劉景升舊部,實力劇增。 唯一的辦法,趁著這個時間,我們以湘水為界,拿下桂陽,這樣便可將江夏、長沙和桂陽三郡連為一體,同時派出使者與孫策修好。 孫策雖然拿下了交州,可他也是早對荊州有意,若是我們兩家能夠結盟,便可在湘水與長江一帶,與曹操形成對峙。” 這個戰略選擇確實不錯,連通了三郡之地后,兵馬也能夠得以提升,再加上孫策在交州策應,曹操應該是不敢貿然動手的。 問題就在于,桂陽太守趙范畢竟是劉表生前任職的,雖然人也算不得賢明,但沒有什么大的過錯怎么可以對他痛下殺手呢,此舉不仁義。 可如果不拿桂陽,僅憑現在的實力,別說對抗不了曹操,就算是蔡瑁也有能力收拾他們。 更何況想要和孫策結盟,桂陽是一定要攥在手里的,只有這樣,才能在區域上形成片,以此對抗未來入主荊州的曹操。 “這事,交由公子做主吧。”劉備搖了搖頭。 “大哥,此事關乎我等存亡,公子還不是聽你的,你就下決定吧。”張飛表示這個沒問題的,劉琦一向都很乖。 “不行!” 劉備目光如隼的剜了一眼張飛,“荊州大小事宜,只能是公子做主,我們只是輔佐于他!” 被白了一眼的張飛只能低著頭不說話了。 諸葛亮倒是露出了一抹深長的笑,如果交給劉琦做主,那這事基本是能辦的成了。 “軍師,就算公子首肯,但桂陽城也有萬余守軍,加之城防堅實,除非我們出傾城之兵,否則只怕難以攻破,即時若是蔡瑁從背后發難,又當如何?”關羽捋著長須問道。 “關將軍不必擔心。” 入冬后,諸葛亮的手里已經沒有再拿著那把羽扇,雙手交袖,沉聲道:“各郡太守都會前往襄陽為劉景升奔喪,趙范從襄陽回桂陽的時候,一定會經過長沙。” 剩下的話已經沒有必要說下去了,但,所有人都聽的明白諸葛亮是想趁著這個機會,直接控制了趙范,繼而進入桂陽城中。 劉備聽后長吁短嘆的搖頭,這種做法當然是效率極高,并且幾乎也是不會失手的,可與他一貫的原則背道而馳。 關羽和張飛倒是很滿意的點點頭,看來這軍師還是有些能耐的,就這么愉快的決定吧。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