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他清楚的記得,諸葛亮給了他三個錦囊,一個是到了安豐后打開,一個是等孫策來了后打開,而最后一個是遇上了危險打開。 第一個錦囊,初時不覺有什么,可現在看來,關羽才知道有多重要,畢竟在呂軍看來,大寨里至少還有兩萬人,斷是不敢輕舉妄動的,至少為自己爭取了時間。 起初呢,關羽很瞧不上諸葛亮這種賣弄的行為,甚至想把那紅色的錦囊給丟了,看不起誰啊,區區顏良文丑能讓我有危險? 可是現在啊,他覺得諸葛亮人挺不錯的,相信他的危急錦囊也不會讓自己失望吧。 只要能平安度過這次危機,回去后,確實該要好好聽從他的指派了。 他拿出了紅色的錦囊,打開后整個人都怔住了,遲遲無法回過神來。 “將軍?” 還是魏延忍不住開口提醒,關羽才長嘆了一口氣,“軍師真乃神人也” 隨后將那張帛布交給了魏延,“按軍師說的做。” 看過內容后的魏延轉憂為喜,眉宇間的惆悵瞬間散去,連連點頭道:“喏!” 此番激戰正酣,急報已經送入到了鄴城這頭。 過去,各地的急報都是往彭城送的,自從北國到手后,鄴城就成為了新的政治中心,加之呂布林墨都不在徐州,很自然都要往這里送。 之后再由這里轉發往前線。 張遼看著劉曄送來的急報皺起眉頭,“我前腳才走,他們后腳就敢打我們的主意!” 一旁的賈詡直接上前接過軍報查看,隨后亦是不由倒吸了一口涼氣,情況比想象中的危急。 “且先將急報送往前線讓溫侯與允文知曉,另外,溫侯留了印鑒與我,我以此調動廣陵駐軍趕赴救援,先生以為如何?”張遼沉思了一會后覺得只有這樣能挽救敗局。 淮南三郡的情況太惡劣了,劉軍來了兩三萬人,江東又有三萬大軍長驅直入,兵分兩路作戰那是自取滅亡,可若是無動于衷,淪陷就是時間問題。 兵力問題是眼下迫切需要解決的。 “來不及了,就算是八百里飛騎,到廣陵也得十天時間,調動兵馬又需三五天,前往淮南再要十天,到那時候,只怕他們已經得手。” 攥著竹簡的賈詡捻著胡須在廳內來回踱步,繼續道:“況且,如若我猜測不錯,甘興霸已經率領水師逆江而上去救援了。 可孫策敢悍然上岸長驅直入廬江腹地,皖口必然是部署了水師的,順流戰逆水,甘興霸再勇只怕也得吃虧。” 張遼聽后才意識到,情況的危急似乎遠比戰報上寫的要嚴重許多,不由急切道:“如此說來,調集沛城、蕭關的守軍,可有機會?” “那不是更遠嗎?況且,都調走了,誰來拱衛徐州。”賈詡很直接的否定了這個想法。 這下張遼坐不住了,這也不行,那也不行,豈不是要眼睜睜的看著淮南三郡淪陷? 而且,顏良文丑、魯肅郝昭、乃至于劉曄這些都是呂林集團里舉足輕重的人物,按著他們所說,關羽牽制安豐,孫策從廬江一路殺上去,分明就是要把他們一鍋端了,到時候丟的可不僅僅是三郡之地,更是會讓三軍動蕩的。 便是對虛實奇正完全化為己用的張遼在這一刻也想不出任何的法子。 但,他相信,自己想不出來,賈詡還是有可能的,他走到老陰貨面前,沉聲道:“先生,此番要看伱力挽狂瀾了。” “這文遠將軍,你這可就高看在下了,計破千里那是林允文才辦得到的事,在下是萬萬做不到。”賈詡訕笑著搖頭。 人在鄴城,調兵遣將又來不及了,怎么救? 當然,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 可是,有的辦法是可以說出來的,有的辦法,不能說。 說了他張遼也不見得敢用,反倒是給自己留下個污名。 要是林允文在就好了,那小子就沒他不敢干的。 不過他要是在,自己也沒必要出手,賈詡內心有些矛盾的苦笑。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