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可惡啊! 這要是有一隊騎兵,今天呂軍得死多少人在這里! 關羽調轉馬頭,不敢再去追擊,萬一他們突然反打,包圍起來,風險可不小。 “快!把這些戰馬都給帶回去!”匯合軍隊后,關羽的第一道軍令就是把眼前的幾百匹戰馬給抓了,一匹也不能跑。 吃了沒騎兵的虧啊,現在他看著這些戰馬眼睛里都放光。 但,不管怎么樣,今天晚上這一仗也算是拉回來了很大的優勢。 關羽將青龍偃月刀立地,捋著長須,心情有些復雜。 他想起了諸葛亮,救命錦囊里沒有談及到火牛陣的事情,確如顏良所想的那樣,那些溝壑就是用來對付騎兵的。 至于沿途軍帳里的雄黃,只不過是按著一貫劫營的作風,都會被篝火引燃罷了。 在看到火牛出現的那一刻,關羽當真是后怕的很。 想著若不是提前挖好了那些溝壑,這寨子,必破無疑。 今晚這一仗,自己的折損也不小,少說陣亡了一兩千人,加上小半個營寨被燒毀,代價不可謂不大。 但,收獲更大。 首先是呂軍最精銳的部曲折損過半了,騎兵也打的所剩無幾,接下來,他們還想強攻營寨,就得掂量掂量了。 當然,最讓他感到熱血的是,終于看到了自己大哥大業有成的希望。 諸葛亮不僅料到了他可能會貿然出擊而瀕臨絕境,還主動給了救命的錦囊,有這樣的人輔佐,大哥的未來可期,中興漢室在望了。 清點過兵馬后,顏良文丑都感覺到心在滴血。 老天,他們這一仗,一萬三千人,打到最后只回來五千,三千騎兵折的只剩下八百,當初不管是林墨還是張遼,面對的兵馬都不是這個量級,可折損也沒這么大啊。 魯肅的表情也很凝重。 他已經很小心了,不管是可能出現的孫策,還是寨子里的埋伏,最后還是打成這個樣子,他只覺得自己無顏跟林墨交代。 如果是賈詡,哪怕是陳元龍在這里,可能情況都不會是這樣. 這一仗的傷亡真的太大了,便是兩番大勝的魯肅,也覺得道心有些不穩。 論兵力,當然還是比劉軍多,收拾再戰,打發他也不是什么難事。 可問題是,廬江那頭,還有一個孫策啊。 他一直不動手,就是等著最后最關鍵的時候跳出來。 破江東最大的仰仗就是騎兵,可騎兵卻只剩下不足一千,后面的仗難打了。 接下來,他幾乎可以預測,關羽肯定是會死守營寨絕不出來,而孫策呢,他不可能拖太久了,最多半月,仍不見安豐起戰事,就一定會開赴過來,到時候. 難道,真的要撤走了嗎? “監軍,此事不怪伱,天知道紅臉賊從哪弄來那些弩機的,好生厲害,每次放箭就是多發而出,穿透力還這么強。 更可恨的是,還在帳篷里埋了大量的雄黃,好些弟兄都被毒倒了。”顏良吸入的量不算太大,回來后,也就是有一些頭暈而已。 文丑大概是看出來了,魯肅并不單純的是自責,而是在想接下來的打算。 從他凝重的表情里,甚至不難猜出有撤軍的意思了。 好賴現在撤走,九江還是在自己手上的。 萬一孫策把九江也給取了,那這安豐城,可就是實實在在的成為了孤城。 同時,林墨畢竟是建議過撤走的,你說不走吧,好歹要打贏吧,不走,還損兵折將,這回去后真就沒法交差了。 “監軍,城內尚有三萬兵力,糧草也足可支應半年,莫不如據城而守,再向彭城求援,待蕭關援軍至,前后夾擊江東孫策如何?”文丑想了半天,又不好直接說不撤,只能提出這個想法。 “曹洪就在譙郡,蕭關兵馬一撤,萬一曹軍進犯如何自處?徐州是根基,不容有失的。”魯肅語重心長道。 這件事,其實不是表面看上去這么簡單。 有些顧慮,魯肅不能說出來。 作為淮南士子的代表劉曄早就寫過求援信了,可他遲遲沒有發兵,原本徐州士子跟淮南士子就多有摩擦,這么一鬧,會讓他們心寒的。 甚至主動的投靠孫策也不一定。 原本他的想法是擊退了關羽,再一鼓作氣硬碰孫策,到時候,不僅對林墨可以交差,對淮南士子也能給出說法來。 你現在,關羽退不了,又不去救援廬江,甚至棄九江不顧,你讓淮南派系的人怎么想。 要知道,城里的這三萬軍里,可有不少是淮南人。 真要是按著文丑所說的死守,鬧出兵變都有可能。 本來安豐的駐軍就是拱衛淮南三郡的,他們的家眷都在廬江、九江,魯肅的用兵方略上會給人一種公報私仇的感覺。 現在,擺在他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要么,立刻趕跑關羽去打孫策;要么,按著林墨的說法退軍。 至于分兵去救廬江這種事情,最開始他就不敢想。 江東兵馬,不是那么好對付的。 更何況,現在連騎兵都只剩下一千人了。 這件事,很頭大。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