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雖說江夏是黃家人做主,但呂軍貿然進入自己不聞不問就算了,還要提供糧草,這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瞞過劉備和劉琦的眼睛。 而一旦這件事走漏了風聲,加上前面去游說八大校尉的事情,一串聯起來任誰會知道黃祖的心思了。 “父親,蘭陵侯借道的方向來看,似乎要背上隨縣一帶,那里已經是曹操的地盤了,他們去哪里做什么呢?僅是這一隊騎兵也難有作為啊。” 黃祖嘆了口氣,“誰知道呢,這可真叫人為難。” “是啊。” 黃射也附和的點頭,“侯爺對我們黃家有恩,且有招攬之意,若是拒絕,這就明擺著駁了侯爺的臉,以后怕是要斬斷這條線了。 可若是此時借道,劉備他們也會有所察覺,甚至于江夏的水軍都會清楚的知道我們的想法,借道就必須要擺明我們立場,當真兩難.” 在黃家父子的打算里是想要慢慢的游說暫時不想背離劉琦的六大校尉,如果支持的人過半了,剩下的想辦法架空也是可行的。 只是林墨的信在這個時候送過來,卻是有些趕鴨子上架的意思了。 “父親,你說侯爺此番是不是有意讓我們做決斷,以便于他接下來的行動呢?”黃射狐疑道。 “誰知道呢。” 黃祖坐下,端起茶杯抿了口茶,沉吟道:“或許侯爺是擔心夜長夢多,逼著我們早做抉擇,畢竟現在劉琦和劉備是隔三差五的有所表示。 時間長了,就算我們不為之所動,江夏的水師也難免會覺得我過于因私廢公了,指不定到最后反倒是落個惡名。” 聞言,黃射面露恍然,佩服道:“侯爺的心思果然深層啊,當真教人欽佩。” “能將曹操、孫策、劉備玩弄于股掌之中,你當是僥幸呢。”黃祖笑道。 “如此說來,父親是準備.” 黃射眸子一沉,后面的話沒有說下去。 黃祖長吁了一口氣,頷首道:“其實侯爺用心是對的,這種事情,不管什么時候做都不能免于落個惡名,早點動手至少我還能占著些理。” 說完,他看向了黃射,目光堅毅,也帶著幾分詢問的意思。 “孩兒贊同,自打劉備這攪屎棍進入荊襄地界,這里就再沒有太平過了,如今荊襄四分五裂他可為是居功甚偉。 劉琦自己要死也別拉上了我們黃家,正如張碩將軍所言,這些年我們為劉家流的血、受的傷已經夠多了,哪怕是面對先主公,我們也能理直氣壯!” 父子二人一拍即合,便是心意已決。 事實上,他們投奔林墨不全然是因為先前的恩情,從天下大勢來看,眼下跟著林墨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他劉備給劉琦這么一通洗腦,便是把荊襄的子弟兵們往深淵里推,若不是念及當年劉景升的恩情,早就跟他們反目了。 現在,有了安豐的不公,有了陽安山的不義,他們再做這樣的決斷已然沒有心理負擔。 更何況,江夏在長江以北,長沙在長江以南,他日不管是呂林還是曹操要下手,這里都是首當其沖的要面對陸軍的,劉備劉琦根本就沒有這個能耐來保住這一畝三分地。 “父親,城里頭還有一些忠于劉琦的人,是否盡數把他們驅趕?”黃射開始詢問行動的方案。 “那些文儒不必管,最大的不穩定因素還是六大校尉,反正有張碩和陳就在,我今日便與他們挑明立場。 畢竟大家袍澤多年,愿意同往的我們歡迎,若是忠于劉琦我也不為難,放他們離開,可若是想阻撓我們,那就別怪我翻臉不認人了!” 黃祖說完,換了口氣,繼續道:“另外,你按著侯爺信上的吩咐,在這幾個點上都囤積好糧草供那隊騎兵使用,分頭行事吧。” “喏!” 黃射拱手后轉身就要離開去行動,沒走幾步又折了回來,“對了,魏延那頭我們還沒通知啊。” “壞了,我倒是把他給忘了。” 黃祖一拍腦袋,這才反應過來,“我當時可是答應過他的,如果我們這頭動手了,他想來也來不了了。” “無妨,父親可以先書信一封給魏延,孩兒這頭往外運糧他們一時半會也未必清楚原因,至少在呂軍騎兵進入江夏地界前劉備他們還不至于有何異動。 過些日子,等那群騎兵跨境了,父親再召集六大校尉道明,屆時是去是留,在由他們自行決定,也不至于擋了魏延的路。” 黃射的安排有條不紊,深得黃祖滿意,他點點頭,拍了拍黃射的肩頭,“去吧,切記行事要周密。” “喏!”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