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當初在幽州的時候,我們抵足而眠,情同手足,只是因為當年化解了徐州之圍后他就退回了幽州,之后兄長病死返回了常山,要不然,我們應該是劉關張趙四兄弟的呀。 呂布最關鍵的幾場大戰(zhàn)都是仰仗了子龍,若是他在我麾下,何以至此. “不好!”劉備傷感的時候,諸葛亮忽的臉色大變。 “孔明,發(fā)生何事?” “難道那賊趙云敢來偷襲我們的江夏?”張飛當即須發(fā)戟張。 諸葛亮緩緩搖頭,“主公,曹操司州大敗后中原已經(jīng)站不住腳了,他必然是會遷都的,這個時候趙云忽然跨過陽安山北上,在下懷疑是林墨授命于他在半道截回天子!” 聞言,劉關張皆是浮現(xiàn)原來如此的恍然表情。 對啊,武關距離南陽不算遠了,按著那個方向行進,顯然是有所動作的,只是他們都下意識的覺得呂軍忽然跨境是對荊州有想法,倒是把這件事給忘了。 “大哥放心,俺和二哥同去,截殺趙云,迎回天子!”反正趙云來人不過千騎,荊州就是再窮,湊個一千幾百騎兵出來還是辦得到的。 加上趙云這種孤軍深入,張飛有絕對的信心能從他的手上奪回劉協(xié)來。 “大哥,三弟這個想法不錯,讓趙云帶人先去與曹軍爭奪,我們再后發(fā)制人。”關羽也覺得這一手很妙啊。 “二弟三弟這叫什么話,子龍帶兵去曹營救回天子,我卻從中下手,那世人看來豈非與曹操無異?”劉備先是否了兩人想法,然后才看向諸葛亮。 “主公,此事怕是沒這么簡單。” 披著鶴氅的諸葛亮捻著手指,眉心皺成一團,“照理說連我們都收到了消息,黃祖是不可能不知道的,但他竟然選擇了默認.” 諸葛亮話沒說完,劉關張便是倒吸了一口涼氣,瞪大雙眼,這他要反? “孔明,他.意欲何為?”劉備的腔調都有些顫抖了,這件事對于劉備而言,似乎比接回天子還重要。 畢竟,黃祖的手下可是有五萬水師的啊,如果他要是背反了自己,在水系繁多的荊州之地根本就站不住腳跟。 別說去抗衡呂林了,蔡瑁都能利用水師在湘水、長江之上對自己的地盤進行分割,哪怕手握五郡之地,隨時可能陷入首尾難顧的局面。 “黃祖這個匹夫,俺早就說該把他換了!”張飛又在罵罵咧咧,似乎忘記了人家才是正牌的江夏太守,您也換不動啊。 “現(xiàn)在下定論還為時尚早,也有可能是不忿于我們放走孫策這件事,故而對趙云的人選擇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他現(xiàn)在,消極的很。” 諸葛亮一面來回踱步,一面在深沉思索,很快便是拿定了一個主意,“主公,為今之計只有與公子一并去一趟江夏,一方面是試探黃祖的抉擇,另一個.” 諸葛亮頓了頓,掃了一眼關羽和張飛,堅定道:“確實要救回天子,只有這樣才能穩(wěn)住荊州的局面。” “這好辦,俺和二哥去救人,大哥和公子去江夏!”張飛知道,只要諸葛亮都支持的方略,那八成是可以貫徹下去的,便是嘿嘿直笑了起來。 劉備面露為難之色,并沒有立時的下決定。 不管怎么說,趙云如果去救天子那就是打正旗號的,自己又從背后下手,怎么看都更像是賊人行徑,這種手段成功率當然是很高的,但他卻不屑于使用。 “大哥,趙云終歸與我們有舊,你若念舊情不想殺他,那我們三兄弟便一道前往,在途中攔下趙云,曉以大義,讓他把天子放了。” 說到這,關羽半瞇的丹鳳眼一沉,“若是他冥頑不靈,就怪不得我與三弟了。” 相比于張飛粗暴的做法,關羽的方法明顯更合劉備的心意。 他緩緩頷首道:“子龍重情重義,亦明辨是非,若我當面游說,想來他是能夠理解的。” 不說棄暗投明吧,但趙云這人的性格劉備還是很清楚,自己以皇叔的身份去跟他講理,他倒也不像會一意孤行的人。 說到底,他從前所作所為都是為漢室肅清戰(zhàn)亂,從這個角度上講,子龍是忠肝義膽的。 “也罷,我不想傷了子龍,但也不愿坐視陛下再次淪落牢籠,便依著云長所言,趕赴江夏與子龍當面道明利害關系。”劉備終于做下決斷。 關羽張飛交換了個眼神,皆是松了一口氣。 怕就怕劉備不答應去攔截趙云,只要答應了便好辦,到時候趙云同意放人最好,若是不同意,就別怪哥仨不念昔日交情了。 唯獨有些可惜的是,現(xiàn)在人家是位高權重了,要不然收納到大哥麾下,未必不能幫上一些忙的。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