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黃祖一開始是冷口冷面的,架不住劉琦像個做錯事的孩子般認錯,他才終于心軟了一把,沉聲道:“恕我不能再稱你為主公了,公子,你還記得當初在陽安山下問過我一句話,說我以后見了先主公該如何交代嗎?” 劉琦訥訥點頭,不敢回話。 “其實我倒不擔心如何跟先主公交代,我自有我的立場,哪怕到了九泉之下我也能據理力爭,反倒是公子該好好想想,將來你見了先主公,該如何跟他交代。” 黃祖像是個被傷透心的長輩教育子侄般語重心長道:“你自己想想,自從劉備到了荊州帶來了多少禍水,你再想想,你跟劉備廝混在一起后變成了什么模樣。 或許你自己沒有察覺,可你已然成為了劉備的傀儡,我想問你一句,你還有自我嗎,你還記得你到底想做什么嗎?” 黃祖的話像是一根芒刺戳痛了劉琦,是啊,荊州變成這副模樣,將來我該如何向父親交代啊. “將軍此言,在下卻是不敢茍同的。” 身披鶴氅的諸葛亮從廳外走入,臉上洋溢著自信的笑容。 來的路上,他早就想好了黃祖會說什么話,也根據他的性格,量身打造了一套說辭。 只是,他不能立刻就開口,因為他知道黃祖心頭有氣,只有出了這口氣后,自己說的話他才有可能聽的進去。 也才有可能挽回他的去意。 即便如此,他似乎還是有些低估了黃祖的決心啊,一般來說,這句話之后就是諸葛亮單方面的展現口才了。 可黃祖并沒有按套路出牌,冷聲道:“閉嘴!孔明,我知道你巧言舌辯,若不是念在你岳丈與我同宗一門,你連西陵城都進不來,若再敢多說一個字,我便趕你出城!” 啊這 諸葛亮眉頭一皺,看來,還是在氣頭上,不由的訕笑了一聲。 “笑?笑也算字的!來人,給我轟出去!” 于是,諸葛亮就被兩名甲士倒拖著出了將軍府,往城門外一丟,讓他一人在風中凌亂。 在黃祖的心里,那天去了陽安山的人,有一個算一個,他都是恨到了骨子里,劉琦沒被丟出去,只是因為念著劉景升的舊情罷了。 今天來的要不是諸葛亮,是劉關張三人,黃祖會毫不猶豫的下手。 當然,諸葛亮也沒在門外等太久,約莫一個時辰的功夫,劉琦也出來了,黃祖親自登上了城關走馬道目送著兩萬將士出城。 今日這番,便算是徹底的斬斷了自己與劉家人的恩怨情仇,迎著城頭的寒風,黃祖沒來由的覺得心頭感慨,厲聲喝道:“出城的弟兄們聽著,日后戰場相見,我定不會留情,你們好自為之吧!” 這話是說給離他而去的將士聽的,也是說給劉琦聽的。 這一點,所有人都明白。 趕到西陵城的劉備看到這一幕,頓時心就涼了一大截。 江夏,江夏是五郡里最富裕的一個郡,就這么沒了? 諸葛亮看著部隊少了這么多,關羽連胡子都沒了,頓時也明白這次的行動失敗了,他的心遠要比劉備還涼。 沒想到情況竟然轉瞬之間就惡化到了這個地步,只是微微遐想了一下未來的局面,他便不由緊促眉頭。 非常時期,怕是要用非常手段了. “走吧.”劉琦回頭看了一眼西陵城的城頭,城頭上是那位去意已決的江夏屏障,他只覺得心里頭的孤單感洶涌澎湃的襲來。 為什么,為什么事情會變成今天這副模樣,我是真的錯了嗎 換了平日里,劉備是會安慰他的,但就今天的情況來看,劉備顯然也沒有這個心情,漠然的夾了夾馬肚,跟在后頭。 行不多遠,方才想起了什么,趕忙問道:“文長呢,文長不是比我們早到江夏的嗎,怎不見他?” 如今江夏丟了,黃祖叛了,荊州的人才凋敝,正是用人之際,像魏延這種有勇有謀的人才在這樣的時候顯得彌足珍貴。 劉琦沒有理會他,徑直而去。 諸葛亮嘆了一口氣,“魏延,也隨黃祖而去了。” 劉備緊緊的攥著韁繩,只覺得血壓有點高,當真是福不雙至、禍不單行啊 沒了,都沒了,快要賠了個底掉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