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有人慶幸現在曹操還擁有抗衡呂林的實力,這就讓世家官員推行察舉制仍有一線生機,畢竟他曹操可不會聽憑你劉協的安排。 也有人想要脫離曹操回到許昌去,因為他們成為了這次變革的最大受益者。 荊州、襄陽城內陳府。 這里是陳群的臨時府邸,遷都失敗后,這群跟隨曹操而來的潁川士人還是要給予安排的。 此時,陳府內同樣是四人落座。 須發有些花白的荀攸、面容剛毅帶著幾分威儀的杜襲、與荀攸年齡相仿,但眉宇間總給人一種陰惻惻感覺的杜畿,還有便是這陳府的主人陳群。 “我收到了元常的信,希望我們都回去,現在不比從前了,他出任了太學院的院長,科舉制一旦完全推行,我們潁川可就有望成為朝堂之上不可估量的力量,甚至比從前的勢頭還猛。 今日尋幾位前來就是商議此事的。”大家都是明白人,陳群不打算拐彎抹角。 “這事頗為奇怪,聽說元常父子在潼關的時候曾經被打落大牢,就連去了許昌也在牢里待了一段時間,是借著陛下回京才釋放的。” 杜襲一臉狐疑的看著陳群,“照理說他們肯定是發現了點蛛絲馬跡,再加上吳懿又投敵了,元常做下的那些事根本不可能被瞞天過海,怎么會忽然就被推到這個位置上去?” “這一點我也想過。” 陳群揉著額角沉聲道:“要說林墨以此來設計我們整個潁川派系,這根本不合理,畢竟參與其中的從頭到尾都只有元常一人而已。 我猜想應該是元常與呂林達成了某種協議,這樣可以規避科舉制帶來的風波,當然,這只是猜想,也有可能是呂林有所顧忌吧。 動元常就必須要有充足的證據,否則整個潁川派系的人都會有所動作,這個時候他們需要的是穩。” 一旁的杜畿微微點了點頭,“其實,我也很想知道許昌城內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經此一事,太學院院長位比三公,不是尋常想動就能動的,呂林將他推上這個位置,肯定是推心置腹了。 這個時候,我們不回去,潁川派的力量就顯得薄弱了一些。 你們也知道,文若心里雖有家族,可有時候做起事來太過迂腐了,眼下三公九卿里就只有他一個潁川人,力量單薄啊。” 陳群欣然一笑,“這么說來,伯侯也贊同回許昌?” 杜畿點頭后,陳群便看向了杜襲,后者聳了聳肩,“我只擔心主公未必會放我們走,尤其在這件事出來后,對我們會更加留心動向的。” “這個問題倒不需要太過擔心,如果我們去意已決,主公難不成還能動手,這個時候,我們如果出事了,他只會更麻煩。”杜襲倒是挺有信心的。 “公達,你說句話啊。”見荀攸一直不開口,陳群忍不住問道。 迎上三人殷切的目光,荀攸臉上浮現一抹無奈與苦澀,嘆了口氣后站起身來,“你們要走,我會幫你們,可我不能走。” “為何?”陳群蹙眉道。 “主公待我不薄,值此危難之間,安忍背他而去”荀攸走到窗前,透過方孔看著窗外綿延細雨,心思深沉。 “公達,你可想清楚了,呂林已經封鎖了南方諸地的戰馬購進渠道,主公便是仰仗水軍能在荊州立足,卻也不再可能打回中原了。” 陳群看著他,面露不安,“我們的根都在潁川,繼續跟著主公,這輩子可能都無法回去了。” 說完,杜襲和杜畿都低下了頭。 人之為物是不可能沒有情感的,曹操對潁川一派的人雖是有采用宗族勢力對抗,可好也是真的好,如果不是考慮家族,考慮未來,他們也不至于會這么快就下定決心離開。 曹操有沒有一戰之力? 顯然是有的,尤其是水戰方面,甚至可以說憑現在的呂林還無法撼動荊襄水師。 問題就在于你沒有戰馬啊,沒有戰馬就沒有騎兵,沒有騎兵就不可能再重回中原,這是最簡單不過的道理了。 他們可以跟著曹操忍一時之苦,卻不能失去了回到中原的希望。 更何況,鐘繇現在出任了太學院院長的位置,他們回去,可以預見的日子能比從前更好,家族也會無比壯大,這種誘惑,誰頂得住啊。 始終背對著三人的荀攸昂首望著窗外,眼神迷離又空洞,“諸位,人生天地間,總有一些事情值得我們摒棄一切去追隨的對吧,否則,這人生不是太無趣了嗎? 主公于我有知遇之恩,跟隨他的第一天起我就發過誓,此生不負,除此唯死耳。” 奉孝已經走了,如果自己再離他而去,無法想象他會是怎樣的心情。 也無法想象,如果他擋在自己的面前問自己,為何納富貴而棄主從,自己該如何去回答他。 奉孝,若你還在,想來你也不會走吧 荀攸這么說,三人也就沉默了。 大家一起共事多年,彼此性格都很了解,荀攸決定了的事就不是言語可以改變心志的,這一點,他跟荀彧還真是一模一樣。 只是,三人眼神中的堅定,卻并沒有因為荀攸方才那些話而改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