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魏延面如得意神色,“賈太常賞拔末將,他曾說過,若是公子能棄暗投明,他愿以太常之名作保,呂太尉與林司空不僅不會為難公子,拿下荊州后,還會準你為荊州刺史?!? 聞言,劉琦瞳孔驟然一聚,他賈詡如果真的這么說了,那確實足夠心安的,以他九卿之首的地位,要保自己,想來應該不難。 先前有所顧忌只是因為那道圣旨把他貶為了新野縣令,劉琦覺得呂林對自己應該是恨之入骨了吧。 現在賈詡主動拋出橄欖枝,那這個擔憂自然而然就煙消云散了。 劉琦在廳內來回踱步著,死守這里就會如魏延所說,不管是誰取勝,最后自己都將淪為歷史的塵埃,已經是死局了,唯一的活路就是投奔呂林。 而且,投奔他們還有一樁好處,甚至不需要自己開口,他們就會把蔡家給連根拔起,到了那個時候,自己坐在荊州也就不會再有任何的威脅了。 劉琦終于站定,他看向魏延,沉吟道:“那賈太常想要我怎么做。” 聞言,魏延心里懸著的石塊終于落地了,“公子如果已經做出了決定,那主動權可就在公子手上,能做的事情太多了,譬如劉備” 魏延眸子一冷,做了個手起刀落的手勢。 劉琦心頭一怔,隨后嘆了口氣,這也是早晚的事情,畢竟,自己要改投,確實要拿出點投名狀來。 可要說用劉關張的腦袋,其實劉琦內心是不太想這么做的,人非草木,這幾年的相處下來,一直是叔侄相稱,突然間就痛下殺手,有一點說不過去吧。 更何況. 先前的那些事情,每一件他也確實與自己商量過才去做的,劉琦有些于心不忍。 “公子,事已至此,非公子能左右的了局面,要么公子赴死,保全了劉關張,要么就是拿他們仨表決心,請公子自行斟酌吧?!? 魏延現在一點也不急,這種問題已經不是選擇題了,而是對錯題,他不相信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劉琦還能陪著劉備一起找死。 “可是.可是現在劉備畢竟是陛下敕封的長沙太守啊,而我身上掛著的只是新野縣令的職務,我若殺他,到時候.”劉琦不安的問道。 “公子放心,賈太常說了,只要劉關張腦袋落地,立刻就會有天子密詔昭示于世人,指責劉備暗通曹操,責令公子將其斬殺,公子無需有這方面的擔心。” 這么說來,賈詡分明是早就算計好了一切,根本沒有給我有選擇的余地。 “能否讓黃太守率兵進攻巴丘,我按兵不動,巴丘就那么兩三千人,黃太守率大軍猛攻,他們根本沒有任何活路?!眲㈢€在做最后的掙扎。 “公子啊,這可不是集市上買肉,能跟對方討價還價的,賈太常是什么人啊,那可是天底下無數人想巴結都沒有門路的重臣,如今他開口了,公子這樣的態度,會不會讓賈太常覺得公子誠意不足呢?” 魏延不急不躁,循循善誘道:“更何況,黃太守對于公子與劉備之間的感情,還是心存懷疑的,他會擔心,到時候公子有沒有可能突然出手呢?” 這么說,也對。 劉琦重重的嘆了一口氣,看來,我真的已經沒有任何選擇了,最后,他才無奈道:“倘若如此,那便只能由我親自動手了,可是,魏將軍你也知道,劉關張兵馬雖少,可關羽張飛都有萬夫不當之勇。 而長沙城里唯一能與之一戰的也就是黃將軍和魏將軍你了,到時候動手,魏將軍不在,黃將軍過去又與劉備感情頗深,我擔心他未必肯答應啊?!? 魏延摩挲著下巴,這倒真的是個難題。 打蛇不死蛇上棍的道理魏延當然明白,自己的功勛有多大就看這一回劉琦能立下多大的功勞,要么不出手,出手了還是得拿下劉關張的腦袋才不至于讓賈太常覺得所托非人。 “公子,不若這樣,反正距離秋收大戰還有一段時間,你且先行試探各方反應,但切忌操之過急。 末將這頭也會派快馬將這個消息回報賈太常,由林司空親自定奪,你看可好?” 劉琦漠然點頭,如果林墨肯親自派遣萬人敵的大將前來,比如趙云、顏良、文丑之類的,那不僅事情辦起來會順利很多,而且自己也不必要沾染了劉關張的血。 說到底,劉琦還是太老實了一些。 “那,我就在這等候魏將軍的佳音吧?!眲㈢那閺碗s,既有逃出生天的僥幸,又有虧欠劉備的負罪,做人可真難啊。 魏延一拱手,“公子放心,此事過后,公子定能穩坐荊州刺史之位,想來先主公在九泉之下也會為你欣然長笑的?!? 說罷,轉身離去。 事情順利程度超乎了他的想象,要不說人賈詡能當太常呢,每一句話都能說到劉琦的心坎上去,幸運的是自己也算撈到了這份軍功。 再加上劉關張的腦袋,換個中郎將,不過分吧?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