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他娘的,這叫什么事啊,我們是水軍,竟然步行前往巴丘,二百多里路啊!” “步行就算了,還得輪班運送糧草,這才叫沒天理。” “自荊州水師建立以來,什么時候有過這種事情,要沒船就沒打仗!” 像這樣的謾罵聲是此起彼伏,讓水師走路去打仗,這事聽來怎么都像是在扯淡。 就這,還是將士們不清楚軍械實際情況下發出的埋怨聲,若是讓他們獲悉了軍械方面的存量,不說兵變吧,逃兵肯定是呈幾何倍增來爆發。 劉備一路上都聽麻了,也無可奈何,只能好言安慰了,畢竟他心里也很清楚,這些人說到底是沖著劉琦才從江夏脫離出來的,對自己是不存在什么感情。 傲上不辱下的二爺這一點做的就挺好,只是悶不做聲;但張飛就不同了,主打一個專治不服,馬鞭攥的是咯咯響,恨不得把羅里吧嗦的人一個個抽的皮開肉綻,得虧劉備時刻盯著。 現在是非常時期,劉關張三兄弟跟荊州軍的關系其實是非常敏感的。 黃祖脫離劉琦,魏延出逃長沙,這些事情都跟他們仨脫不了干系的,再加上安豐兵敗這件事,如果張飛做的稍微出格一點,發生什么事情都有可能的。 更何況,人家說的也是事情,讓水軍走路去打仗,跟讓騎兵跑步上戰場,本質上沒有任何區別,別人沒跑路就算不錯了。 一路上閑言碎語不少,好賴最終還是平安的抵達了巴丘,跑了一些人,不多,也就幾百人而已,大多是因為去的路上聽說了呂林大軍四十多萬的數字后嚇跑的。 回到巴丘的時候,諸葛亮并不在城內,而是在渡口那頭,水師乘船的速度當然是要比兩條腿快的了。 劉備將兵馬交付給關羽、張飛和黃忠安頓,自己則是帶著霍峻趕赴渡口那頭,軍械、戰船這些問題早就通過書信的方式先一步告知諸葛亮了,他迫切需要見到諸葛亮是希望聽到他的答案。 來到渡口的時候,劉備和霍峻都愣住了,沿江而下搭建了數十道水門,把渡口兩頭凸出的山巒都給連接起來了,這樣一來就形成了一道拱衛。 逆流而上的長沙水師戰船已經全部停靠在碼頭邊,而所有水門之上搭建了木板過道,這樣是方便弓弩手站立放箭所用,如同城關的走馬道。 其實,像巴丘渡頭這種戰略前沿擁有這樣的水門不奇怪,一開始就有,只是規模遠沒有這么大而已。 這也是為什么赤壁之戰火燒連環船的時候要黃蓋用苦肉計,因為你不用苦肉計詐降博取曹操信任后讓戰船進入水門,根本沒有機會直接沖擊對面的連環船。 “主公!”遠處,諸葛亮快步而來,上前拱手作揖。 “孔明,這水門.” 面對劉備的好奇,諸葛亮輕笑解釋道:“曹操已經率領八萬水師趕來,不日抵達,孫策的交州軍也會在這三五天能趕到,到時候這巴丘渡口將載入十幾萬的水師,不擴建不行啊。” 這就好比陸戰時候的營寨,多少人就得建多大的寨子,這都是有考量的,但劉備疑惑的顯然不是這個問題。 沒等他進一步發問,諸葛亮繼續道:“放心主公,這是曹操撥的錢督造的。” “原來如此。”劉備緩緩頷首,這就是結盟的好處了。 當然,這倒也理所應當,本來就屬他的兵馬最多,他不出錢誰出呢。 “對了孔明,日前派人送來的信你應該收到了吧,軍械方面你可有預備?”劉備這才想起最重要的問題。 “主公,巴丘不過是百里小郭,我們養活手頭上的軍隊已經不容易了,沒有多余的錢能夠打造軍械了。” 這是實情,劉備當然是很清楚的,可是箭矢的問題不解決,到時候真的打起仗來沒辦法配發給將士們足夠的箭矢,人家根本不敢上戰場,這仗還怎么打啊。 看著劉備光速黯淡的眸子,諸葛亮卻是從容一笑,“主公放心,我們沒有,不過可以找大戶借用一下的。” “大戶?” 劉備挑了挑眉,隨后看向遠方壯闊如城墻的水門,當即會心一笑,“伱不會是說曹操嗎?” 這個念頭有些異想天開,但細想之下劉備又覺得不是完全沒有可能。 畢竟聯軍的穩定關乎三方的存亡,若是自己的部下因軍械不足出現大規模的逃兵,不僅對于聯軍軍心打擊巨大,也容易被呂林抓住機會反戈一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