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李裕把那塊金餅放進書柜,打算過兩天去市里的黃金回收店踩踩點,看看情況再說。 這事兒不能急,得慢慢來。 來到樓下,他提著籃子,里面放兩個編織袋,再拿起撿拾栗子的鐵鉗子,開著電三輪,拉著大金毛順著水泥路向下走。 走到山路中段,旁邊的緩坡上有一片林子,全是栗子樹。 里面長的栗子個頭大,口感糯,香味足,很受石頭寨村民的歡迎,前些天李裕還見他們從山下跑過來撿栗子。 把電三輪停在路邊,李裕提著籃子,拿著鐵鉗子和編織袋,率領狗子向栗子林發起進攻。 考古隊駐地,周若桐吃過午飯,正在整理上午的發掘資料,考古隊的負責人龐東海突然找了過來。 “若桐,聽說你談對象了?” 龐東海將近五十歲,是周家老爺子的得意門生,和周若桐的父親周秉仁的關系也很密切。 今天他聽說有個帥氣的小伙子來過,想問問咋回事。 肯定是檢票大媽在八卦我……周若桐揉揉太陽穴,解釋道: “不是對象,是個賣銀錠的,二伯那塊北宋銀錠就是他賣的……龐叔叔,您問這個做什么?” 龐東海拉著旁邊的椅子坐下來,認真說道: “你爸想讓你歷練一段時間就去國家博物館上班,京城各方面條件都比這里好一大截……我擔心你在這邊談了對象,到時候兩地分離,所以提醒你一下。” 可我不想回京城,我只想在一線做研究……周若桐想反駁,又覺得這樣不禮貌,只得在心里無聲抗議兩句。 殷州的經濟確實差,各方面跟京城都沒法比,但這里卻是研究商朝文化的第一線,所以她不想回去。 而且回去后,家里的長輩會莫名其妙的帶一些陌生人過來,說是交流一下,其實就是相親。 周若桐對此有些厭惡,在她看來,有這功夫還不如研究會兒甲骨文呢。 文字的精妙,可比男人有意思多了。 栗子林中,李裕和狗子揀得不亦樂乎。 正忙活著,一個五十來歲的中年人騎著電瓶車過來,見到李裕,他停下車,笑呵呵的打招呼: “小李,你咋跟我們這些老年人似的,也揀栗子來了?” 李裕扭過臉,見對方是石頭寨村的村主任王勝利,笑著說道: “快入冬了,屯點當零嘴吃,王叔您這是干嘛去啊?” “來找你……” 找我? 李裕放下手中的籃子,好奇的問道: “有啥事兒嗎?” 王勝利臉上堆著笑容: “想讓你幫村里個忙,不知道你有沒有時間……” ———————— 求追讀,求月票!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