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當然,這本就是他的強項,原著中過十字坡,連魯大師都中了招,差點被孫二娘剁餡做成包子,武松卻毫發無損,甚至還三拳兩腳制服了母夜叉。 來到石頭寨的老村子,王春喜看著村里低矮的石頭房子嘖嘖說道: “這種石頭房子現在真是太少見了,小李你回頭可以包下來開發成度假村,這小院收拾出來,絕對很漂亮。” 李裕笑了笑: “我那民宿現在才剛起步,可沒功夫開發度假村。” 在武松的帶領下,一行人很快就來到了一處坍塌的院落前。 這是大武一家的舊宅,自從兩口子過世,房子就逐漸坍塌了。 農村的房子很有意思,一直住人的房子,哪怕搖搖欲墜也沒事,而一旦不住人,原本好好的房子很快就會垮塌廢棄。 王春喜翻開幾塊石頭看了看說道: “這石頭不錯,回頭可以下地基用……院子挺大啊,還以為山上人家都是小院子呢。” 石頭寨村位于山坡上一處平坦的緩坡上,整個村子才幾十戶人家,院子自然比想象中要大一些。 王春喜和李裕扯著皮尺測量一下院子的四邊長度,計算了一下面積。 “長度二十八,寬度十八,一共五百來平米,我建議修成兩層的中式小樓,坐北朝南,這樣既不耽誤看景,院子里也能晾曬東西,樓頂還可以弄個陽光房,適合曬太陽品茶看風景。” 有了尺寸,王春喜很快就給出了自己的想法。 為了讓幾人更有代入感,他特意打開手機,翻出一套最近剛建好的山間別墅。 秦瓊湊過來瞅了幾眼,高興的拍了拍武松的胳膊: “二郎,這房子夠漂亮的啊。” 武松也很喜歡: “就是不知造價如何。” 五十萬懸賞可不能花完,畢竟日子還長,沒那么多盜墓賊等著他來抓。 李裕笑著說道: “你喜歡就行,錢不是問題。” 哪怕沒有賞金,賣幾塊黃金就差不多夠了。 而且武松還答應從水滸世界往外帶文物,要是符合周若桐的要求,又是一大筆錢。 再不濟也能用景區賬上的錢,那五百萬就算出個零頭,修房子也綽綽有余。 李裕讓武松放寬心,沖王春喜說道: “就按這套房子的樣式來吧,等你修完廠房就可以著手準備了……對了王隊長,我聯系上孫發財了,他把景區轉到了我名下,等手續弄完,就把欠你的尾款支付了,里面的活兒你收個尾,趕緊讓景區開業。” “真的?” 王春喜笑得合不攏嘴,今天真是三喜臨門啊。 不僅接到了修廠房和山間別墅的活兒,居然連遲遲沒到賬的尾款也有了消息,這太讓人高興了,今晚高低得整兩杯! 敲定戶型,幾人回到民宿。 王春喜樂顛顛的開車走了,準備把這個好消息分享給工人。 秦瓊和武松跟著李裕來到書房,說起了上午帶單雄信失敗的事情。 “賢弟可有好的計策?愚兄苦思冥想,真的毫無頭緒。” 李裕對這事兒也兩眼一抹黑: “這兩天我從網上找找那些沙雕網友的腦洞,看看能不能有所收獲吧……按照書里的時間,二哥快在二賢莊過年了吧?” 秦瓊點點頭: “眼下已到年關,愚兄打算住到春暖花開時離開。” 《興唐傳》里秦瓊離開二賢莊,隨身帶著五路綠林瓢把子送的金銀財寶,覺得不安全,就在客棧房間就地挖坑,準備把財寶埋起來,卻失手打死了店老板。 武松想起這段劇情,忍不住提醒道: “二哥到時候可以把收到的財寶送過來,免得再引發血案。” “感謝二郎提醒,愚兄知曉該如何做了。” 聊完這事兒,秦瓊看著李裕問道: “賢弟,你上次說的腌制豬肉的方式沒用,胡椒粉、生抽、蔥姜全都用了,腌出來的豬肉依然腥騷無比,無法做成湯。” 上次他說二賢莊做出來的青菜瘦肉粥沒法吃,李裕教了他腌肉的方法,還特意送了二十來斤白胡椒粉,方便做各種湯羹。 按理說有這些步驟了,輕松能把肉粥做出來,但沒想到還是失敗了。 李裕打開電腦剛要查查,首席穿越大師武二郎提醒道: “是豬沒有閹割吧?” 閹割? 秦瓊有些沒明白過來: “只聽說過戰馬需要閹割,豬也需要嗎?” 想起小時候聞到過種豬身上的味兒,李裕點點頭: “確實需要,沒閹割的豬根本沒法吃。” 記得前些天一群留學生在網上吐槽,說西方社會給豬講人道主義,不閹割,導致豬肉不管哪個部位,都有股腥騷味,跟國內的完全不同。 這會兒電腦已經開機,李裕找了幾個閹割小豬的視頻,點擊播放: “商朝就有閹豬的記載,但一直到隋唐都沒真正傳播開,二哥可以試著把這種方法傳出去,讓百姓們都學學,也算是造福一方了。” 一聽說能造福百姓,未來的國公爺趕緊拖著椅子坐過來,一臉認真的看著閹割豬仔的視頻,打算回去抓個小豬仔試試……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