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129章 水滸世界的新變化【求月票】-《經營民宿,開局接待武松》


    第(2/3)頁

    所以提前給魔星造勢,讓他們一心想著干大事,而不是跟著叛逃出去。

    武松吃了點小零食,又聊了一會兒,便匆匆回去休息了。

    李裕把黃金帶到房間收起來,查了查金價,最近居然已經飆到了六百塊錢一克,打算這兩天去找金滿堂賣掉。

    手中的黃金太多了,有秦瓊從隋唐世界帶來的,也有呂布送三國世界帶來的,再加上武松這些,夠加工一件大件兒的純金擺件了。

    不過黃金擺件跟民宿的風格不符,再加上李裕不是張揚的性格,便打消了這個念頭。

    還是換成錢比較合適,能隨時隨地購買各種物資。

    第二天,貂蟬果然減少了飯量,還早早起床跑步、跳繩,做了一系列空腹運動。

    吃飯時,也盡可能選擇粗糧雜糧,減少了米面和油脂的攝入。

    “你要是餓了咋辦?”

    李裕端著燕麥粥喝了一口,有些擔心的問道。

    貂蟬指了指廚房:

    “周姐姐說,餓了就吃黃瓜番茄,我們日常飲食攝入的熱量足夠,餓了隨便補充點黃瓜番茄就行了。”

    好吧,這丫頭還給自己找了個健身教練。

    但伱是不是忘了,昨晚你的教練吃完烤肉又吃糖葫蘆,還炫了半桶爆米花。

    你跟著她節食,不怕被帶溝里嗎?

    不過這話李裕只敢在心里嘀咕,可不敢說出來,萬一貂蟬說漏嘴,說不定又會挨訓。

    惹不起惹不起。

    飯后,貂蟬打算去跳繩消消食兒,李裕查了查物流信息,土豆芽種大概下午才能送來,上午沒啥事兒,便開車去了石頭寨村。

    “王叔,下周考古隊的專家會去探查對面的洞窟,您到時候多派幾個人過去吧,考古隊出工資。”

    王勝利一直盼著這場考古活動呢,一聽要開始了,興奮得直搓手:

    “確定是哪一天了嗎?”

    “沒確定,天好就去唄。”

    王勝利指了指村室門口正給村民做調解的武松說道:

    “到時候就讓小松帶隊吧,我這老胳膊老腿的,就不去扯你們的后腿了。”

    這正符合李裕的想法:

    “好的,我要不忙了也去,為咱石頭寨村貢獻一份力量。”

    王勝利一聽趕緊說道:

    “小李你可悠著點,我們還想跟著你發家致富呢。”

    現在李裕可是村里的香餑餑,不僅盤活了景區,同時還解決了大部分村民的就業問題,成了村里的大紅人。

    李裕笑著說道:

    “放心吧,我就是跟著去湊個熱鬧。”

    約定好這事兒,李裕告別王勝利,開車來到隔壁的秀川鎮,穿過不太繁華但挺熱鬧的鎮中心,他跟著導航左轉,來到了鎮上的工業園區。

    又往前走了沒多久,看到路邊豎著一個標牌:

    【秀川鎮食品加工廠】

    剛把車停在門口,門崗大爺便探出腦袋問道:

    “找誰的?有預約嗎?沒預約不能進。”

    “跟你們濮廠長約好了。”

    李裕下車做了登記,又給這家廠子的老板濮永亮打了個電話,門崗大爺這才放他進去。

    食品類加工廠因為涉及到食品安全,所以比一般企業都嚴格一些。

    李裕進去沒走幾步,一個中年人就從廠區那邊小跑著來了:

    “是李老板吧?我是濮永亮,歡迎歡迎。”

    自打李裕昨天在電話里訂購了十噸掛面,并表達了想長期合作的意向后,濮廠長就一直盼著他過來面談。

    隨著經濟的疲軟,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受到沖擊。

    原材料賬單越積越多,渠道商也一直拖著不結算,導致廠里債臺高筑,舉步維艱。

    為了表達誠意,濮永亮帶著李裕換上無塵服,來到車間里面,參觀了掛面生產線、餅干生產線、方便食品生產線等等。

    建廠時雄心壯志,打算做出一番事業,上了不少生產線。

    誰知產品賣不出去,導致半數生產線都處于停工狀態,只有掛面生產線是全功率開著——為了趕李裕訂購的十噸掛面。

    “我們這設備都很先進,衛生方面的要求也非常嚴,全市幾乎是頭一份……李老板需要什么盡管說,都可以生產的。”

    李裕問道:

    “壓縮餅干你能生產嗎?就是那種熱量奇高飽腹感非常強的壓縮餅干,你要能做出來,我倒是可以訂購一些。”

    濮永亮沒想到李裕想訂購食品中比較冷門的壓縮餅干:

    “這玩意兒加工起來有點復雜,你要多少?”

    要是量比較少的話,就勸李老板在網上買,不開生產線了,免得連電費都掙不回來。

    李裕說道:

    “先要十噸吧,要是品質不錯的話,以后每個月都至少要十噸。”

    并州軍現在處于戰爭時期,每天消耗的食物比較驚人,要是弄一批壓縮餅干過去,能節省大量時間。

    回頭穆桂英去打天門陣時,也可以帶一些。

    反正這東西不占地方,吃的時候也方便,比傳統的埋鍋造飯省心不少。

    十噸?

    聽到以噸為單位,濮永亮的眼睛頓時就亮了,等李裕提到以后每個月都至少買十噸時,心里更是樂開了花:

    “兄弟,你真打算要這么多?這玩意兒積在手里可不好脫手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