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原著中的盧俊義身高九尺,應(yīng)該跟老關(guān)差不多。” 李裕把儲存卡塞到讀卡器中,再插進電腦USB口,一邊打開視頻文件,一邊感慨盧俊義的個頭。 九尺身高,按照古代流行的小尺來說,應(yīng)該兩米一以上。 雖然比呂布兩米二三的個頭差了一點點,但也比普通人高了一大截。 再加上玉麒麟長得足夠帥,出場可是有“威風(fēng)凜凜,儀表似天神”的描寫,比武松出場時的“如同人間降魔主”還高一級。 也難怪宋江一而再再而三的想把他哄上梁山,這樣的長相和塊頭,確實讓人眼饞。 武松拉著一張電腦椅坐下來: “盧師兄對現(xiàn)代社會很感興趣,還想跟溫侯切磋一番,可惜他的劇情還沒開始,小弟也不知如何將他帶來。” 盧俊義這樣的戰(zhàn)場之王,還是在古代更有價值。 更何況有他保駕護航,岳飛不管做出什么選擇,身邊都有超強戰(zhàn)力助陣。 李裕點開視頻文件,武松突然問道: “李兄,梁山詔安的路子對嗎?” 你這是在關(guān)心梁山好漢的前程嗎……李裕松開鼠標(biāo),若有所思道: “按照《水滸傳》中的描寫,梁山好漢守著一片水洼偏安一隅,沒有戰(zhàn)略縱深,沒有任何產(chǎn)出,卻要養(yǎng)活好幾萬人,這的確不是長久之計,詔安是唯一的選擇。” 但唯一的選擇,不代表詔安的路子是對的。 大家上梁山,是不想被官府壓迫,不想被欺辱。 若是詔安了,這些原本被壓迫的人,搖身一變成了壓迫者;原本在屠刀下討生活的人,卻成了執(zhí)刀人。 李裕看著武松問道: “若是詔安成功,大家都成了各地的官員,這個時候朝廷命你挖掘花石綱,你要不要征發(fā)民夫進山采石頭?” “蔡京生日,各地官員都要盡孝,伱要不要籌備價值十萬貫的生辰綱,并派心腹之人送到京城?” “大奸臣楊戩的外甥找過來,打算以一文錢一畝地的價格從你管轄的地區(qū)購買十萬畝良田,你幫不幫他驅(qū)走農(nóng)夫,強占良田?” 這些都是水滸世界常見的場面,哪怕是好官,也無法避免。 如果不答應(yīng),分分鐘就會被撤職,甚至被抓起來。 但答應(yīng)的話,又跟當(dāng)初受的壓迫有什么區(qū)別? 武松張了張嘴,拱手說道: “多謝李兄提點,是小弟欠缺考慮了……對于那個世界,唯一的選擇就是推翻,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但推翻也不是容易的,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問題,還要轉(zhuǎn)變所有人的觀念,并跟大地主階級作斗爭。 華夏幾千年歷史中,只有一個人做到了。 李裕拖動鼠標(biāo),點開視頻文件: “現(xiàn)在只能走一步說一步,一切等岳飛成年了再討論。” 以后的水滸說岳世界,肯定要以岳飛為主,具體走什么路,就看他的選擇了。 視頻一開始,首先就是一個小廝打扮的帥哥,長得唇紅齒白,雙眼像是會說話一樣,臉上帶著讓人舒服的微笑。 李裕以為他是盧俊義,隨后才注意到這人最多一米六,甚至還略有不足,因為以武松胸口運動相機的視角來看,居然跟他是持平的。 “歡迎武都頭,我家主人正在屋內(nèi)和周師公說話,專等你來。” 說完,這人領(lǐng)著武松向屋內(nèi)走去。 沖他身上這股機靈勁兒,李裕猜測道: “浪子燕青?” 武松給予了肯定的回答: “正是他,為人機靈活泛,懂得很多行當(dāng)?shù)暮谠捄吞茁罚且坏纫坏牧胬耍@也是盧師兄收他的原因。” 這個頭確實矮小,怪不得燕青去泰山打擂臺,宋江不咋同意呢。 跟身高一丈的泰山擂主任原相比,別說打了,拎著燕青用力一甩,就不知道會飛到哪去。 但偏偏就是這個瘦弱矮小的小廝,在泰山一戰(zhàn)成名。 而且燕青的強項根本不是戰(zhàn)斗,是強大的交際能力。 在古代那個君臣父子的社會中,他區(qū)區(qū)一個小廝,不僅和四大名妓之一的李師師搭上關(guān)系,甚至還跟宋徽宗聊得很投機。 宋徽宗給梁山寫詔書時,擱一般的梁山好漢,怕是要激動得熱淚盈眶不能自已了。 但小乙哥卻始終很冷靜,甚至還不忘給自己討要一封特赦書,把退路留得足足的。 事實上他的選擇確實沒錯,征方臘后,兄弟們死的死散的散,燕青知道班師回朝后不會有好下場,苦勸盧俊義一番,見說不動主人,便留下一封書信,挑著一擔(dān)金銀悄然離開,從此不知所蹤。 整本《水滸傳》,盧俊義每次不聽燕青的勸,就會出事兒。 從被騙上梁山,到被李固戴綠帽霸家產(chǎn),甚至班師回朝時的深夜勸說,盧俊義全都為自己的拒絕付出了代價。 也難怪有人說燕青是盧俊義的腦子化形而成。 因為跟燕青相比,這位大財主表現(xiàn)得不僅傻白甜,還很固執(zhí),完全不像有腦子的人。 視頻中,武松在燕青的指引下進屋。 剛進去,燕青就率先向里走兩步,面帶喜意的說道: “稟告主人及周師公,武都頭從那個世界來了。” 屋內(nèi)有些昏暗,不過等運動相機的白平衡自動調(diào)節(jié)后,李裕還是看清了里面的擺設(shè)。 屋內(nèi)不大,正面墻上掛著中堂,上首是兩把太師椅,一位身材魁梧,頭發(fā)胡子幾乎全白的老人坐在太師椅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