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假如還不行,直接讓娘娘造個儲存類法寶,到時候往穆柯寨一放,多少糧食都存得下。 離開倉庫,周若桐來到餐廳,拿著手機跟定做戶外帳篷的廠家溝通了一下,確定了帳篷的規格和數量。 等李裕端著水煮魚從廚房出來,帳篷的事就已經敲定好了,周若桐也支付了定金。 “來吃吧,桂英呢?” “拿土豆去了,說是讓咱們嘗嘗穆柯寨的土豆。” 正說著,穆桂英扛著一編織袋土豆走了進來,直接放到了廚房的儲物間: “土豆大豐收,最近的大鍋菜一直都是土豆雞架燉粉條,他們都快吃膩了。” 李裕提醒道: “土豆不能重茬種植,種過的土地第二年得種點別的。” “知道的,你給的神書上寫的很清楚,現在我們只在新開荒的土地上種土豆,但產量還是哇哇的,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可以做成土豆粉,回頭我給你搜一下教程。” 這會兒秀荷小菊曉晨三人也走進了廚房,大家圍坐在一起,開始吃飯。 穆桂英對水煮魚毛血旺這類菜完全沒有抵抗力,她不僅自己吃得歡,還打算把剩下的湯都端走。 到時候往大鍋菜里一倒,又香又辣,誰吃了不迷糊? 李裕吃著飯,又想到了梁山造的謠,總有種吞了只蒼蠅的感覺。 媽的,天天琢磨書中世界的事兒,居然被吳用算計了,下次得找個機會讓這家伙吃癟,否則真咽不下這口氣。 吃完,穆桂英走后,李裕坐在書房電腦前,看著周若桐統計的數據說道: “食品廠送來的貨比上月少了一些啊,濮永亮偷摸減產了?” 周若桐翻了翻幾個工作群的消息說道: “好像是網店那邊又爆單了,分走了不少壓縮餅干……自從桂英帶貨之后,壓縮餅干一直都有銷量,再這么下去,食品廠就得增加生產線了。” 確實得增產了,不能讓將士們餓肚子。 好在穆柯寨基本上不需要壓縮餅干等物資了,反而還往別的世界支援了不少糧食,否則還真容易鬧饑荒呢。 周若桐又聊了一會,開車離開民宿,回市里了。 李裕在書房呆到十點,關電腦回房間跟桐寶寶聊了會兒天,又囑咐貂蟬別熬夜,這才關燈睡覺。 隨后兩天,三國世界不斷有新消息傳來。 荀氏一族的大部隊走得太慢,呂布戴著墨鏡,開著他的越野車一路趕過去,交代侯成率領大部隊在后面走,然后接上荀彧、田豐、程昱、張郃、荀諶五人,率先返回了長安,順便也讓幾位新投奔的謀士和將軍感受一下越野車。 荀彧圍著車子轉了兩圈,這才學著呂布的樣子坐上車,系上安全帶,等車子啟動后,他贊嘆的話就沒停過。 張郃沒想到這玩意兒比馬跑得還快,一天居然能從長安趕到潼關,并折返回去。 田豐想到了戰爭,覺得配幾十臺這種越野車,可以快速攻下很多重要城池,呂布還特意補充了一個閃電戰的名詞,讓田豐眼前一亮,覺得這個名字尤為貼切。 荀諶覺得這車哪都好,就是對道路有要求,不像馬匹,什么路都不在話下。 只有程昱覺得這么開有些浪費,應該在車上裝一些武器或者別的東西,直接開到敵陣中亂沖亂撞,將會對敵軍造成毀滅性打擊。 呂布打開手機,笑呵呵播放了上次攻打郿塢的視頻給幾人看: “仲德先生,打擊敵人的手段很多,不需要開車去……不過我賢弟說,未來可以買點二手坦克,碾壓起來應該很輕松。” 把國外的裝甲車或者坦克開到古代戰場上,哪怕火控部件全都拆除掉呢,光用履帶碾壓,也能造成大量傷亡。 車上的幾位乘客看完視頻,全都受到了沖擊,從沒想過攻城居然輕松如斯。 尤其是程昱,本以為自己博學多才,但接觸到并州軍才發現,自己就是個沒見過任何世面的土包子。 來到長安,不管城里城外都有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城外那些一眼望不到邊的農田,看著就讓人充滿希望。 穿過朱雀大街,呂布一邊介紹城內的新變化,一邊放慢車速。 張郃眼尖,很快就注意到了頭頂有無人機嗡嗡嗡的飛過: “此乃何物?” “無人機,可以飛到高空監控地面的一舉一動,以后大軍出征,能提前偵查十里外的動靜,不用再擔心遇到伏兵了。” 有了無人機,再想埋伏除非穿上吉利服,臉上涂滿迷彩油,還得一動不動,否則就很容易被發現。 假如換成紅外熱感探頭加持的無人機,吉利服迷彩油也沒用。 來到皇宮外,驃騎將軍呂奉先拿起出入禁宮的腰牌晃了晃,直接把車開進了宮里,然后停在了劉協辦公的地方。 他摁了一下喇叭,等待多時的鐘繇、荀攸、郭嘉、賈詡、劉協、孫發財等人悉數而出,這陣仗,直接把荀彧整懵了。 看到劉協身上的龍袍,荀彧趕緊推開車門,率程昱田豐張郃荀諶四人下車,一同向劉協行禮。 天子親迎,這擱誰都會感動不已。 劉協笑著把大家扶起來,還說了一些表示親切的話,讓荀彧一再感嘆,來對地方了! 之前見過袁紹,覺得那位四世三公的家主哪都好,就是太能擺譜,張口閉口就是袁家如何如何,不知道的還以為大漢是袁氏王朝呢。 而現在劉協不卑不亢禮賢下士的態度,太符合荀彧對君王的設想了。 “諸位一路奔波,辛苦萬分,朕已命人備下火鍋,為大家接風洗塵,歡迎伱們來到長安!” 火鍋是什么東西已經不重要了,光劉協這態度,就足以讓荀彧等人肝腦涂地,恨不得現在就為大漢皇帝效死命! 來到屋里,看到桌上擺著的火鍋,他們對這種新奇的吃法頓時躍躍欲試。 可惜高順張遼典韋都在忙,徐晃也在忙著加固武關,不然這頓火鍋更熱鬧,也更有意義。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