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先生,我們已經離開東京,正在去孟州的路上。” 他把那對可調頻對講機放在桌上說道: “功率調到最大,能夠覆蓋整個東京城,甚至站在對角線上也能輕松傳遞信號,對話清晰,沒任何干擾。” 我靠,還是大功率靠譜啊! 岳飛嫻熟的給對講機充上電,接著說道: “我們又在城外試了試,平原地區超過五十里還能通話,但進入山中就不行了,有的山區甚至十里都很勉強,說話斷斷續續的。” 牛逼牛逼,有了這種對講機,完全可以覆蓋整個戰場,假如在車上安裝一套擴大信號的天線,信號傳輸應該能更遠。 這兩只對講機是周若桐托堂哥周若山買的。 周若山的摩托車隊經常四處跑,車上配著大功率對講機,哪怕距離上百公里也能正常通話。 既然這種對講機有用,回頭得讓周教授再買一些,專門用來遠程通話。 “你們到哪了?” “剛在鄭縣渡過黃河,大概再有兩三天就能到達孟州地界,書上說焦作地區盛產優質煤炭,我們以后要不要開采?” “不用,山西煤多著呢,再往北甚至還有露天煤礦,直接用挖掘機往下刨就行了,比開采地下煤方便很多。” 宋朝煤炭業已經很發達了,甚至連焦炭加工、運輸、販賣都成了產業。 回頭只要占領幾個現成的煤礦就行,不需要挖空心思重新開礦。 “御馬丟了,京城什么反應?” “東京各衙門都在排查外地人口,皇帝本人還勒令浙江徹查方臘造反的事,并派出督軍,若真有方臘此人,全力圍剿。” 山東有宋江,江南有方臘,原本歌舞升平的大宋,突然變得危機四伏起來。 也有朝臣懷疑是京城的毛賊在陷害,但卻沒敢強調,因為這樣會顯得開封府尹和開封守備太過無能,而開封府尹一直都是儲君兼任,這不是沒事找事嘛? 所以鬧事的匪徒必須是外地人,還是初來乍到的外地人,否則就是給開封府抹黑。 “你們沒被調查?” “沒,我們住的是高端場所,身份也是北方來的客商,進東京時,還特意帶了一些布匹販賣,沒任何問題。” 調查案子的官員第一時間懷疑是底層的流氓混混山賊土匪,而岳飛他們包下一個客棧,出手大方,衣著華麗高貴。 尤其是燕青,出入的都是高端酒肆或青樓,一看就不是普通人,自然不會引來調查。 “張青夫婦在孟州城外有好幾個據點,還有手下,明顯形成了產業鏈,你們切記,別栽了跟頭。” 聊完東京,李裕開始關注接下來孟州的行動,告誡岳飛不要掉以輕心。 “先生放心,我們會小心行事的,石秀還打算帶張三李四投奔張青,假裝是外地折了本錢的買賣人,想在張青手下討生活。” 張青手下都是附近的賭徒混混,靠擄人為生。 原著中,武松從孟州城逃出來,累倒在一個破廟中,就是被幾個職業“撿尸人”給抓到,差點丟了性命。 張青夫婦不僅把抓人、殺人、販賣人肉形成了產業鏈,甚至還壟斷了整個行業。 書中張青自己都承認,賣不掉的肉包子會挑著擔子到附近農莊販賣,這說明殺的人實在太多了,多得十字坡酒店根本賣不完,還得去鄉下傾銷。 不知道殺了這兩口子,岳飛他們的功德會不會漲一波。 李裕想到十字坡酒店還有一套頭陀服裝、兩把雪花鑌鐵戒刀,以及108顆頭頂骨磨成的念珠,特意交代道: “殺了張青夫婦后,務必把那套衣服裝備找出來,帶到麒麟村,讓魯智深或公孫勝超度一番,增加咱自己人的功德。” “學生領命!” 這會兒晚飯要開始了,李裕領著岳飛去餐廳吃飯。 “你們今晚在哪住?沿途有客棧嗎?” “啟稟先生,我們錯過了宿頭,今晚要在一個破廟中住宿,學生今日過來,主要是想帶點吃的回去。” 吃的? 這太簡單了。 李裕來到廚房,給岳飛打包了一些鹵味,裝了一大兜子適合涮鍋的食材,又拿出一套便攜式煤氣灶和鍋碗瓢盆什么的。 為了方便他們照明,還特意弄了一盞續航時間比較長的充電式照明燈和好幾條睡袋。 很快,水滸說岳世界的一間破廟中就亮起了明燈,折疊行軍桌上擺著鹵味,旁邊的灶上還咕嘟咕嘟煮著火鍋,情報部的一群干將吃得酣暢淋漓、不亦樂乎。 時遷扯下燒雞的雞腿,邊吃邊說道: “東京城里呆了那么久,沒想到還是先生準備的飯食最美味。” 石秀捏著半片豬耳朵咯吱咯吱的嚼著: “聽皇叔說,是現實世界的調料比較全,單論食材的話,還是咱們這邊的食材更好,沒……沒有什么來著?” 施恩往鍋里下了一些羊肉,輕輕攪拌幾下: “沒有污染,什么都是純天然的,二郎兄長說現實世界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需要用辯證的眼光看待。” 張三捧著一根豬蹄大口啃著: “污染不污染咱不知道,反正自打受了李先生庇護,咱就沒餓過肚子……四兒,肉沒熟呢就撈,當心長一肚蟲子!” 李四端著一次性小碗,里面擠了一些芝麻醬,從鍋里撈出一片羊肉,蘸一下醬便迫不及待送進嘴里,燙得他直哈氣: “三爺說,剛變色的羊肉最嫩……小乙哥,你咋不吃啊?” 旁邊的燈下,燕青拿著一份地圖和岳飛認真看著,盤算著孟州城的距離和明天住宿的地點: “我看了一下路程,后天傍晚或者大后天上午能到達孟州城外的十字坡……石秀兄長,你到時候帶張三李四去投奔,我和鵬舉施恩扮做客商去打尖吃飯,時遷躲在一旁樹上,用鋼弩策應。” 情報部石秀年齡最大,二十八九歲,他有心計能力也強,適合臥底。 聽到燕青的安排,他合計一番說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