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先生,這面條好吃嗎?” 穆桂英是個見到吃的就走不動道的人,見李裕端起碗要吃,忍不住湊過來,也想嘗嘗云霄娘娘的手藝。 李裕拿著空碗分出一半遞給這丫頭,然后抄起面條品嘗起來。 面條挺不錯的,就是味道有些淡,蔥花的香味也不夠濃郁,再加上用的是普通掛面,吃起來沒那么爽滑。 當然,最主要的就是,碗里用的不是豬油,沒有動物油脂特有的潤澤感。 標準的陽春面,必須要放一點雪花似的豬油才夠味的。 李裕吃完,剛想問問穆桂英這面條如何,就看到她正在往碗中放辣椒油。 得,不用問了,大概也是覺得味道太淡。 這不怪云霄,主要是古代吃鹽比較少,人的口味普遍很淡,不像被科技狠活兒淬煉過的現(xiàn)代人,口味都挺重的。 想到廚房還有一些空心掛面,李裕對子受說道: “等會兒我做幾碗面,你帶回去給云霄嘗嘗,她就明白該怎么做了?!? “好的……先生能多做點嗎?看你倆吃,學生也有點饞了?!? 抬頭看看墻上的電子鐘,正好上午十一點,李裕干脆說道: “中午吃面條算了,我多做幾種澆頭,給你們嘗嘗鮮?!? 他洗洗手來到廚房開始做面。 五花肉切丁,筍切丁、香菇切丁……把料頭炒出來,就是有名的三丁鹵澆頭了。 接著再切一些豬大排,先炸再燉,跟米飯搭配在一起是豬排飯,跟面條搭配在一起就是大排面。 可惜沒有鱔魚,否則可以來點鱔絲面,讓云霄她們感受一下現(xiàn)實世界膳食的豐富程度。 澆頭準備好,李裕開始煮面,順便拿了幾個空碗,碗底放一點豬油,再捏一撮香蔥碎,淋點生抽。 先舀一勺煮面條的熱湯澆上去,把豬油化開,接著把煮好的面抄進碗中,加滿湯,擺個簡單的造型,陽春面就做好了。 李裕做好三碗,先讓子受給云霄送去,順便又捎了一箱空心掛面和一罐昨天剛熬好的豬油。 很快,子受就從那邊回來了: “云霄娘娘對先生的手藝贊不絕口,還說以后會多多請教,希望先生不要嫌煩?!? 這話說得就太見外了吧? 李裕一邊忙活一邊說道: “沒事,相互切磋嘛……除了豬油,還有蝦油、蟹油等油脂可以用,做面條都非常美味,配料的話也有蝦籽、蟹黃什么的,面條的種類很多,做法也沒啥局限性,想怎么發(fā)揮都行?!? 他說這段話時,子受舉著手機原原本本的錄了下來,打算帶回去給云霄娘娘看一下,說不定就能給娘娘一些啟發(fā)呢。 沒多久,大家的午飯就全做好了。 子受又往那邊送了大排面、三丁面等等,還把錄到的視頻播放給云霄看了。 “多謝先生不吝賜教,云霄感激不盡!” 朝歌城內(nèi)一處院落中,云霄看完視頻,覺得自己對烹飪的理解更深了,特意對著視頻中的李裕行了一禮。 在她旁邊,財神爺趙公明正在跟瓊霄搶那碗看起來就很好吃的大排面。 兄妹倆正鬧著,碧霄悄悄將碗中的大排夾走,這碗面頓時沒了吸引力,趙公明立馬選擇放棄,端走了那碗三丁面。 “大哥你比我大好幾億歲,就不能讓讓我?” 瓊霄表面在抱怨趙公明,但注意力卻一直在碧霄那邊,見小妹沒防備,屈指一彈,那塊的大排立馬少了四分之三。 碧霄不干了: “你居然對自家姐妹用金鉸剪?” “哈,嘗嘗味道嘛,大姐,我分你一半,咱都嘗嘗,不給大哥吃,讓他跟我搶……” 云霄無語的看著鬧哄哄的三個人,輕輕一抬手指,幾人爭搶的大排立馬變成了碎肉丁,然后平均分成四份,自動飛到了大家碗中。 她嘗了口李裕煮的面,覺得確實比自己做的好吃: “蝦籽面是何物?用蝦籽做面條嗎?” 趙公明是個熱心腸,聽到妹妹在嘟囔蝦籽什么的,立馬丟出縛龍索,繩子直直飛到東海,將一只比房子還大的大蝦牢牢捆住,又飛速回到朝歌城。 突然出現(xiàn)的妖物觸發(fā)了孔宣設置的護城大陣,五色神光自動閃耀而起,然后……三霄娘娘生活的小院就被從天而降的蝦尸給砸塌了。 這動靜,嚇得外面守護的鄔文化趕緊沖進來保護子受,生怕寄托了全村人希望的商王被這只蝦活活砸死…… 沒多久,子受扛著整扇豬一樣的蝦肉來到了現(xiàn)實世界,驚得李裕面條都忘了吃: “你說這是……蝦肉?” 最近經(jīng)常逛水產(chǎn)市場,偶爾也會搜一下名貴海鮮,覺得波龍澳龍之類的大蝦足夠夸張了,沒想到封神世界居然有堪比屋子大的蝦。 這特么能做多少桌菜啊? 李裕放下碗,跟子受一起將蝦肉搬到廚房,肉質(zhì)還挺細膩,也沒什么異味,他想了想,打算做成蝦滑試試,剩下的切片涮火鍋吃。 過去吃火鍋老覺得蝦滑量少不過癮,現(xiàn)在好了,直接整扇豬一樣,想吃多少有多少,吃到吐都吃不完。 有神仙的世界,果然不一樣啊。 子受想到那邊還有一間屋子大的蝦尸等著處理,忍不住問道: “先生,能否說一下蝦滑的制作過程,我讓那邊的人也嘗試著做一下?!? 說完,這位戰(zhàn)地記者又掏出手機打開了攝像頭。 李裕說了一下蝦滑的做法,又從網(wǎng)上給子受下載了幾條相關的制作視頻,然后便忙活起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