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呂布先把炸藥運走,等他回來開挖掘機時,注意到穆桂英和李裕十指相扣,隨即犯愁了: “這該怎么稱呼呢?” 穆桂英是自己師姐,但現在跟了好兄弟李裕,按理說該喊弟妹的。 但這么喊,保不齊她會在師父面前說自己的壞話。 呂溫侯心思百轉,最終選擇了裝糊涂: “多謝師姐,就憑這些炸藥,我也絕對能讓袁術變成真正的骷髏王!” 穆桂英大手一揮: “畢竟我是小螃蟹的三師母,這些都是給他的見面禮……剛才先生說,袁術不能死,還指望他禍禍袁家呢,你要把他整死可不行。” 有袁術在,袁家一直處于分裂狀態,假如他死了,整個袁家就徹底聚攏在袁紹身邊,沒了分化的可能。 “好,我會放袁術一馬的!” 呂布沒多停留,開著挖掘機去了宛城。 第二臺挖掘機的出現,讓全城都沸騰了,不少人都特意來看,尤其是呂布一鏟子下去,挖了個普通人兩天都挖不了的坑,把老百姓的驚得陣陣歡呼。 不少人甚至還拜起了老天爺,聽得呂布趕緊糾正他們: “你們要感謝至高無上的人族圣母女媧娘娘,她才是咱們凡人的守護神,大家別忘了參拜!” 他這么一引導,娘娘立馬多了一大票信徒。 中午,大家開始吃飯,呂布趁著休息的功夫,開車來到初具規模的野戰醫院,幾個大廳中已經擺了上百張床,衛生署的一把手張仲景也換上白大褂,戴上了口罩,看起來像個查房的主任醫師。 雖然還有些懵逼,但張仲景的效率很高,上午特意從城中找了個幾個受外傷的人,練習了清創、消毒、上藥、包扎等基礎操作,對現代醫學有了新的認知,對外傷的處理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仲景,感覺如何?” 呂布說到做到,真帶了幾罐仲景牌香菇醬。 張仲景摘下口罩感慨道: “過去治療外傷總是碰運氣,現在才知道要清創,要防止發炎,還需要使用外傷藥物,此法若能推廣,將造福萬民!” 張仲景一直都是愛民如子的典范,他在長沙當太守時,就特別規定,每月初一和十五,朝廷不辦案,只看病,所有生病的百姓都可以進去免費治療。 另外餃子這種食物,也是張仲景發明的,把藥物混合到食材中,再用面皮包起來蒸煮食用,能強身健體。 這種處處為民著想的好官,確實擔得起【醫圣】的稱呼。 “喏,這就是仲景牌香菇醬,中午還沒吃飯吧?來來來,我給你煮碗掛面,讓你感受一下香菇醬拌面的魅力。” 呂布車上就有卡式爐和掛面以及各種調味品,他將爐子擺好,打著火后開始燒水,張仲景拿著香菇醬的罐子左看右看,饒有興趣的問道: “在下的聲名居然如此顯赫?” 他上午剛知道現實世界和書中世界的區別,現在看到自己的名字印在玻璃瓶上,總覺得跟功曹從事這個小官聯系不到一起。 水燒開,呂布一邊煮面一邊說道: “你可是堂堂醫圣啊,那本《傷寒雜病論》號稱中醫臨床醫學的巨著,你啥時候開始寫的?” 張仲景愣了愣: “《傷寒雜病論》?這個書名倒是不錯,等在下再積累一些經驗,就著手將醫術整理成冊,給后人以啟迪。” 很快,面煮好,呂布撈出來,過一遍冷水,然后盛到碗中,加了半罐香菇醬,雙手遞給了張仲景: “來嘗嘗,這可是你們老家南陽的特產,宛城在后世被稱為NY市,是個人杰地靈的好地方。” “多謝溫侯!” 張仲景接過碗,按照呂布的指點,將面攪拌一下,這才挑起來嘗了一口。 醬香味十足的香菇丁跟面條拌在一起,那味道真叫一個絕,張仲景長這么大,第一次吃到如此美味的食物。 他感慨道: “真沒想到,湯餅還能如此美味,口感還非常順滑,好吃,真好吃!” 說完,張仲景舍不得吃了,而是想端回家給家人分享,呂布趕緊說道: “先吃,我車里兩箱掛面呢,等會兒都給你送家里,不過這爐子沒法給你啊,我還得放車上用呢,否則荒郊野外的連口熱乎飯都吃不上,多委屈啊。” 張仲景連連道謝,稀里嘩啦吃完了碗中的面。 呂布把碗筷交給隨行的士兵清洗干凈,接著把卡式爐和廚具全都收起來,拉著張仲景上了車: “走走走,我送你回家,袁術的大軍可能快回防了,到時候你得日夜守在醫院,有沒有困難?” 張仲景拱手說道: “溫侯相召,在下萬死不辭,只是家中還有幾位病號,若是一直留在此處,恐會耽擱……” 呂布指了指越野車的后排座椅: “這有啥,等會兒接到醫院,你正好可以根據新掌握的醫學知識,嘗試著給病人治療,需要什么藥物,我也能及時給你采購。” 張仲景的家在城西一條胡同中,是一座兩進的院子。 放到現實世界,市中心的兩進院子,已經算得上是豪宅了,但在三國世界,卻稍稍有些寒酸。 呂布下車,從后備箱里搬出一箱香菇醬兩箱掛面,另外還有一箱食鹽,跟著張仲景進了家門。 剛進去,張仲景就喊老婆兒子兒媳以及孫子出來見禮。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