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跟龐德一樣,平民出身的徐晃對李嚴也很有好感。 要不是呂布提前讓成廉去河東郡尋找,此時的徐晃還在河東郡當衙役,然后為了活命,加入到楊奉率領的白波軍中。 直到196年獻帝東歸,徐晃才跟隨楊奉一起保護皇帝,隨后又火速被程昱拉攏,加入到曹操的麾下。 但出身低微的他,在曹魏集團當了很長時間的邊緣人物。 一直到關中之戰爆發,徐晃繞過黃河智取潼關,這才算真正嶄露頭角,成為曹操麾下獨當一面的將才。 荀諶說道: “以前或許是世家的天下,等全民推廣義務教育之后,世家就沒任何優勢了。” 過去世家壟斷書籍,壟斷知識,壟斷上升通道,所以才擁有了強大的話語權。 而一旦開始推廣義務教育,用科舉制度取代舉孝廉,世家的根基被掘,自然就沒了生存土壤。 不過世家沒了,還有門閥、黨閥等組織,到時朝廷又會面臨新的問題。 騎兵們拿出卡式爐,就地開始煮掛面,范氏特意將車上的雞蛋拿出來分給大家。 至于皇權也得加以限制,否則遇到開明君主還好,萬一遇到昏庸皇帝,整個國家很快就會被葬送。 曹操大概率也會送回去,但他會不會放過袁術的妻妾就不好說了,畢竟人妻操的外號可不是白叫的。 劉表是注重名聲的君子,大概率會好吃好喝招待一番,再禮送回去。 “你這孩子,還長身體呢,咋能不吃呢?” 徐晃看向荀諶問道: “友若覺得該如何處置?” 李裕往貂蟬碗中夾了一塊雞翅: “吃個翅膀,下午答題更溜一些。” 小皇帝為了名聲,還得好吃好喝養著,不能加害,否則會給天下士人一個口誅筆伐的把柄。 進攻宛城時,袁術的家眷被第一時間關了起來,這些天光顧忙著搞礦場、開訴苦大會,完全把這些人給忘了。 送給曹操? 大家吃飽喝足,又休息一會兒,這才開始趕路。 “母親莫急,孩兒就算沒有舉孝廉,也有機會大展宏圖的,聽令明將軍說,陛下現在唯才是舉,根本不看出身。” 咦,周教授咋突然提這一茬了? 兩人感嘆一番,返回了太守府。 李裕試探著問道: 夸了孩子兩句,范氏吃完手撕面包,又嘗了嘗蛋黃派等小吃,每一樣都十分美味。 但袁術手中沒什么頂級人才,否則紀靈也不會擔任大將了。 荀諶思索片刻,最終有了主意: “派人去汝南,讓袁術拿糧食來換,順便恭賀他成為袁氏家主,把袁紹踩到塵埃中。” 另一邊,拎著新槍的李嚴正騎著白馬四處撒歡,突然見母親從馬車里向他招手,趕緊打馬靠近車窗: “母親可有事吩咐?” 很快,掛面煮好,騎兵的小隊長送來一碗,里面還放了兩個荷包蛋,范氏想挑給兒子李嚴,但卻被拒絕了。 “我兒如此優秀,他日必能成為棟梁之材!” 送到長安? 說完,她臉上多了幾分歉意。 一聽這話,范氏沒有血色的臉上露出一抹笑容: “你這孩子,就會說好聽話哄我……可惜我和你爹沒本事,否則就你這孝心,早該被那些士人舉為孝廉了。” 荀諶覺得回頭再去周邊縣城尋摸一下文聘、魏延等南陽人,說不定還會有新的收獲呢。 “要不帶京城去?” 送給劉表? 徐晃嘆息一聲: “權力就該關進籠子里,否則終將釀成苦果。” “母親你缺乏營……營什么養,得多吃好的,否則我以后娶妻生子,母親抱不動孫子可如何是好?” 好在老天開眼,有貴人相助,讓自家的孩兒不用像個小廝一樣,在縣衙迎來送往了。 自打黃祖死后,文聘就一直鎮守江夏,在曹魏勢力中也是傳奇一般的存在,要是能找到他,己方將再添一位文武雙全的郡守。 “本以為鵝蛋炒著吃會很腥呢,沒想到這么好吃,以后可以從村里多買點……那一罐咸鴨蛋你準備怎么安排?” 現實世界,午飯時間。 母親范氏拿著一塊手撕面包說道: “此物頗美味,我兒快嘗嘗。” 周若桐吃著炒的鵝蛋說道: 剛進門,一個小吏就湊過來問道: “敢問太守,袁術的家眷該如何處置?” 中午,大家進入山谷。 送給別人容易給朝廷招來非議,所以最好的辦法,還是換點實際的好處,比如糧食,或者人才。 雖然家貧,但她卻不是小氣之人。 “母親吃就行,孩兒此時還不餓,那些吃食都是徐太守所贈,還請母親多吃一些,日后孩兒成為將軍,沒有母親在后堂坐鎮可不行。” 孩子越聰明懂事,父母就越心疼,覺得自己耽誤了孩子的前程。 周若桐扒拉一口米飯說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