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如此多的菜品,溫侯費心了啊。」 來到廳中,張道陵看到中間的圓桌上,密密麻麻擺了二三十道菜,旁邊的臺子上也放著不少菜品和各種蘸料,后悔沒帶玄都一起來了。 道門大師兄要是見到這些美食,怕是會激動得兩眼放光吧? 徐榮見司馬朗有些懵逼,主動介紹道: 「這是火鍋,我們時常用來聚餐,尤其是冬天,大家圍坐在一起,一邊聊天,一邊吃著熱乎乎的涮菜,非常愜意。」 司馬朗行了一禮,小聲問道: 「敢問徐太守,這位仙長是哪位?」 「他是道教的張道陵張天師,之前在天庭任職,如今轉到了女媧娘娘那邊……剛剛他說的圣子,是女媧娘娘的兒子,在另一個世界開著一家民宿,溫侯經常過去,跟圣子兄弟相稱。」 司馬朗:???????? 我今天喝了假酒嗎? 這些字掰開了我都能聽得懂,但組合在一起,聽起來咋這么不對勁呢? 司州刺史鐘繇拿著一個小瓷碗,主動幫老張調蘸料: 「天師吃芝麻醬還是香油蘸料?」 「芝麻醬吧,放點紅腐乳、韭花醬和辣椒油……元常身為刺史,莫要總是留戀花叢,該以身作則,收收心了。」 鐘繇老臉一紅,趕緊行了一禮: 「多謝天師教導,繇以后定會修身養性,潔身自好。」 「無須如此客氣,你天賦高,品德好,多生幾個孩子,把你的優秀品德傳下去。」 鐘繇再次行禮,保證多生幾個孩子。 作為三國少有的長壽之人,鐘繇跟韓融、鄧芝一樣,也活到了八十歲。 但不同的是,鐘繇七十五歲那年老來得子,喜獲麟兒,取名為鐘會……對,就是那個率軍征討西蜀,又被姜維忽悠得造反的大將軍鐘會,他是鐘繇的小兒子。 在平均年齡三十來歲的三國世界,能活到八十,還能在七十五的時候再生個兒子,鐘繇的身體跟他的書法造詣一樣,都是遙遙領先的。 可惜他在鐘會五歲那年過世,沒好好教導這個孩子,以至于鐘會比較外向,完全沒有鐘大書法家的內斂和低調。 尤其司馬師掌權期間,鐘會更是朝廷內外,大事小情全都管。 等到被封為鎮西將軍率軍滅蜀時,鐘會更是飛揚跋扈,行軍路上他的馬陷入泥沼,就怪罪大軍先鋒官許儀,然后不顧眾將求情,下令把許儀給斬了。 許儀是許褚的兒子,鐘會眼都不眨的就斬掉,那時候就有人懷疑他會造反。 事實上,鐘會率軍剛到長安,司馬氏就開始提防鐘會了,還特意往西安方向派了一些兵馬,等鐘會奪取劍閣,司馬昭更是親自率軍抵達長安。 姜維之所以能成功策反鐘會,就是因為當時的鐘會已經無路可退。 本是一場耀武揚威的戰斗,結果稀里糊涂打成了滅國之戰,這潑天的富貴降到頭上,鐘會第一時間就知道壞菜了。 他功高震主,搶了司馬昭的風頭,不會有什么好下場。 要是司馬昭已經稱帝了,那這滅國之功肯定是為新皇賀喜,但現在司馬昭只是獨攬大權架空朝廷的晉公,就算有滅國之功也得他來才行。 你鐘會上來滅了蜀國,咋,你也想篡權稱帝不成? 當時鐘會面臨兩個結果,要么回長安,被司馬昭隨便捏個罪名下獄;要么破釜沉舟,想辦法占領成都,然后負隅頑抗。 鐘會聽信姜維的話,準備率軍占領成都,但最終還是功敗垂成,鐘會被誅殺, 姜維被夷三族,參與此事的所有將領都被誅殺,整個成都殺得人頭滾滾。 龐德的兒子龐會也趁著這次亂局,率兵滅了關氏滿門。 該說不說,這種行為非常齷齪,戰場上你死我活各為其主,就算報仇你應該去找正主報仇啊。 當時老關的人頭送到洛陽,曹操特意打造金身,用超規格的禮節下葬,地點就在洛陽城外十多里的地方。 你龐會那么想報仇,咋不去扒老關的墳呢? 領導面前唯唯諾諾,面對百姓卻重拳出擊,典型的欺軟怕硬之徒。 把蘸料調好,鐘繇雙手奉給張道陵,然后又熱心的教了一下司馬朗,還說了幾種蘸料的搭配心得: 「伯達,你父親如今在家嗎?」 司馬朗的父親便是司馬防,一個生了八個孩子的男人,董卓亂政前,他一直在朝廷任職,最高做到過騎都尉和京兆尹。 但自打董卓進京,司馬防就以身體不好為由辭官,躲在溫縣老家專心致志生起了孩子。 司馬朗恭敬的答道: 「時局動蕩,父親擔心連累家小,就致仕在家。」 「在兗州感覺如何?」 司馬朗在兗州出仕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司馬朗也沒隱瞞: 「沒回家之前,覺得孟德公有雄心之志,但此次回家,聽聞徐太守的一些政策,朗忽然覺得孟德公的志向有些飄忽,不夠……不夠腳踏實地。」 曹操雖然大力提拔寒門,用人不拘一格,但跟現實世界「以人為本」的思想還差一大截,所以感受到河內郡的變化,司馬朗帶全家去兗州的想法沒那么強烈了,反而有些猶豫。 鐘繇說道: 「河內剛剛接手,很多政策還沒來得及推行,若是伯達有意,我可以推薦你去長安上大學,那里才是新氣象。」 司馬朗好奇的問道: 「何為大學?」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