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法孝直? 聽到這個名字,毛玠心里一震……這一趟沒白跑,來值了哇! 激動之余,他趕緊掏出對講機,摁下119的數字按鈕,向賈詡匯報道: “文和先生,我是毛孝先,剛剛在郿縣遇到了法正法孝直!” 此時賈詡正在中書省跟荀彧討論朝堂的規劃安排,聽到這話,當即回復道: “請他來長安,與各地的青年才俊一起上課學習……還以為打到益州時才能碰到這位人才呢,沒想到提前找到了。” 法正的老家是郿縣,但之前賈詡坐鎮郿塢時曾讓人去找過,但法正一家早已經不知去向,房屋都坍塌了兩間。 如今突然出現,朝廷的人才真是越來越多了啊。 法正不解的看著突然出現的朝廷官員,注意到對講機,想問問是什么,又覺得太唐突,有點張不開口。 看到他這種反應,李嚴想到了自己遇到龐德時的樣子,主動介紹道: “此乃對講機,通過郿塢的信號塔,能直接跟長安那邊對話,非常適合戰爭……這是我的,孝直可先熟悉一下。” 法正接到手中,輕輕摁了一下上面的數字鍵盤,臉上的疑惑更濃郁了: “郿縣距離長安數百里,居然能瞬息傳遞消息,若是日后有人來進攻郿縣,長安方面豈不就能同步得知了?” 李嚴一聽便樂了: “若是有人來進攻,長安那邊比郿縣更早得知……如今整個關中,全都有無人機監測,每日都會通報各地情況,斷不會出現敵軍抵達郿縣而不知的情況。” 法正:???????? 你說的每個字我都知道,但組合在一起,我咋聽不懂呢? 這會兒毛玠跟賈詡通話完畢,笑著沖法正問道: “孝直家中還有何人?” “只有我與母親二人……” 法正的爺爺是東漢名士法真,于兩年前去世,父親法衍曾任廷尉左監,去年在任上病逝,一家人帶棺材返回老家時,正好躲過了董卓禍亂洛陽。 年初聽說董卓要遷百姓來關中,還打算在郿縣大興土木修建塢堡,法正便帶著母親和族人一起去漢中避難,直到上個月才回來。 法正和族人一起修繕了房屋,還買了一些糧食,打算在家潛心研讀家傳的書籍,然后拜訪一些名士,趁機舉孝廉,然后就能踏足官場了。 這些都是各地讀書人的常規操作,法正的父親法衍和爺爺法真,很早就做好了這方面的規劃。 前兩天,法正路過縣衙大門,無意間瞥見大門口張貼有土地使用條令,結合自己學習的律法條文,覺得郿塢也符合征地條款,朝廷理應賠款。 他找到負責管理郿塢的官員,將此事說出來,因為事關土地使用條令,官員便選擇了上報,然后有了毛玠和李嚴來郿縣的事。 原著中制定蜀科的人才,快收攏齊了啊……毛玠自打看過《三國演義》,對西蜀就充滿了同情。 至于他本人出仕的曹魏,卻沒什么感覺,畢竟原著中的毛孝先只有寥寥幾筆,還完全不出彩,沒蜀漢勢力那么讓人扼腕長嘆,悲切難當。 《三國演義》中,劉備攻下益州后,曾讓諸葛亮、法正、伊籍、劉巴、李嚴五人制定蜀科,改變劉璋時期法紀廢弛、德政不舉、威刑不肅的局面。 如今朝中已經有了諸葛亮、法正和李嚴,蜀科五人組已得其三。 至于劉巴,等拿下益州自會加入到朝廷中,而幫助劉備進入西蜀的伊籍,如今應該還在荊州劉表手下出仕。 收起心思,毛玠向法正拋去了橄欖枝: “長安新成立了一座大學,專門教授各種知識,孝直若是有意,可與我們一起回去,等大學畢業,就能建功立業,報效朝廷了。” 聽到這話,法正明顯意動了,不過謹慎起見,他還是多問了幾句: “大學跟過去的太學和國子監有何不同?” 毛玠掏出手機,點亮屏幕,言簡意賅的說道: “大學畢業后,你能知道這東西的原理,但國子監畢業后,你只會之乎者也。” 手機和對講機一下子把法正吸引住了,李嚴又敲起了邊鼓: “大學乃朝廷所設,校長為當今陛下,所有學生都是天子門生;大學祭酒為文和先生,我大漢能蕩平董賊瓦解西涼,氣數盛如朝日,就是他和驃騎將軍舍命促成的。” 聽到天子門生四個字,法正再無半點猶豫: “我跟你們走!” 見法正答應,李嚴像個急于成交的房產中介,熱情的介紹了一遍大學的待遇: “食堂每天三頓飯,頓頓有肉,住的是雙人間,食宿全免,還有津貼可拿,另外每年還能領四套衣服……你母親可以一起去,有專門的家屬居住區,休沐日可回家。” 法正今年虛歲才十五,正是少年心性的年齡,越聽越心動,恨不得現在就去長安,到那個勞什子大學體驗一番。 不過這會兒天色已晚,李嚴和毛玠聊了一會兒,便讓郿塢的官員送點吃的,什么酸辣粉羊油辣椒壓縮餅干等等,全都送一些過來,讓法正好好嘗一嘗,免得他明天走的時候反悔。 “孝直可先把把行李收拾好,明日一早咱們就坐車回去。” 毛玠又用對講機通知長安那邊,來兩臺電四輪接法正母子,提前給法孝直心里種下好奇的種子。 長安那邊,聽到消息的荀彧找到賈詡,笑著問道: “若是法孝直還像原著中那樣睚眥必報,該當如何?” 《三國演義》中,法正和老鄉孟達因為饑荒,一起到益州投奔劉璋,但外鄉人不受待見,法正連續多年都被排擠。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