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小妾? 賈詡喝了一大口超苦的黑咖啡,用大拇指揉了揉發脹的太陽穴: “奉孝,你覺得此事有幾分真假?” 郭嘉的態度很明確: “不用想就知道這幾個貨沒憋好屁,肯定在密謀什么,我會跟進調查的。” 侍御史侯汶在原著中名聲不顯,屬于百官的范疇內,歷史上倒是有一筆記載。 194年,關中糧價飛升,獻帝命侯汶將宮中的糧食拿去煮粥,接濟百姓,結果發現侯汶居然偷偷貪墨不少,脊杖五十,免除官身。 至于吳碩,李傕郭汜亂長安時,拼命討好李傕,裴茂釋放數百罪輕的囚徒,吳碩就主張治裴茂的罪過。 而劉范,則是益州牧劉焉的長子,一直在朝中擔任一些榮譽性質的官位,前一段還特意上書彈劾自己的父親僭越,贏得了不少朝臣的贊許。 這三位身上有污點的人湊在一起,別說郭嘉不相信他們只是單純吃肉喝酒了,就連魏續都嗅到了不對勁: “劉范前一段時間彈劾他親爹,不會是為了刷聲望吧?” 賈詡說道: “世家的小把戲嘛,任何人都能成為他們作秀的工具……三位如何看待此事?” 司馬徽喝了口鐵觀音說道: “上策是等,等他們露出馬腳再抓捕;中策是抓捕調查,一旦有確鑿證據,便依法查辦;下策就是直接動手,先滅了他們滿門再說。” 當初在洛陽,好好先生司馬徽就忍不住幫鐘繇出謀劃策,如今在長安生活一段時間后,對朝廷的認同感更強,他不僅出謀劃策,還直接給出了上中下三策。 龐德公覺得這三策都不太妥當: “不管他們密謀什么,如今都是無罪之人,只能悄悄調查,不應直接關押審訊。” 黃承彥也贊成這一點: “可以先暗中調查,若他們真有什么密謀,說不定還有別的官員參與……如今朝廷形勢一片大好,他們怎么還拎不清呢?” 各種現實世界的思想、書籍、設備、電器讓大家用著,居然還暗中搞事,這不是倒行逆施嗎? 賈詡抿了一口黑咖啡說道: “人類最大的愚蠢,是認識不到的自己的愚蠢……劉焉在益州雖未稱帝,但衣食住行全都遵照天子之儀,朝中一些不得志的官員,自然想去分一杯羹,混個從龍之功。” 隨著官員改制的深入,九卿和三公逐漸成了榮譽性質的官位,侯汶等人自然心知肚明。 如今趁著劉焉還沒起事,跟著湊個熱鬧,萬一回頭真的坐穩了帝位,這不就可以擔任九卿等要職了嘛! 就算劉焉偏安益州一隅,九卿之位也不會縮水,為了籠絡人心,劉焉只能會加倍對朝臣好。 魏續小聲問道: “涉及到劉氏宗族,應該先請示陛下吧?” 賈詡輕輕一笑: “陛下肯定選擇直接滅門,不跟他們扯那么多……董卓禍亂洛陽,劉表、劉焉全都按兵不動,從那時起,這兩人的下場就已經注定。” 黃承彥一聽,打算給自己的老丈人寫封信,讓蔡家跟劉表保持距離。 趁著劉表的發妻沒死,蔡氏還沒跟劉表結親,先攔一波,免得回頭打到了荊州蔡氏。 當然,就現在朝廷的主張,荊州蔡氏也屬于被打擊對象,到時候還得多勸勸,免得蔡氏被朝廷當成反面教材給咔嚓了。 龐德公捏了一片佐茶的小米鍋巴送進嘴里,后知后覺的說道: “怪不得董卓剛死不久,劉焉就以思念愛子心切為由,將朝中任職的劉璋、劉誕召回益州呢,從那時起,他應該就有了不臣之心。” 劉焉四個兒子,董卓亂政時,長子劉范、次子劉誕、四子劉璋全都在朝中擔任要職,只有三子劉瑁留在身邊。 但如今,劉誕劉璋都已經去了益州,只剩下劉范整天忙著交好朝臣,參加各種聚會,忙得不可開交。 劉焉僭越的消息傳到長安,他還第一時間彈劾父親,攥取聲望。 另一邊,馬岱開著警務巡邏車,穿過一條條街道,快速趕往侍御史侯汶的家中,他身后坐著正捧著平板看地圖的郭嘉,一身鎧甲的鄧芝坐在最后一排,手持繡春刀充當護衛。 快到侯汶家門口時,馬岱關掉大燈,將車子停在附近的陰影中。 剛停穩,兩個保密局的探子就捧著無人機遙控器來了: “啟稟局座,剛才探查時,錄了下對方的聲音,情況非常嚴重。” 這話把郭嘉嚇了一跳: “多嚴重?他們把城門營的士卒策反了?” 鄧芝沒想到剛到長安就發生了這種事,哐啷一下拔出刻著大漢忠良的繡春刀,隨時打算以身報國。 馬岱一看,也有樣學樣的拔出武器,生怕辱沒了馬氏的門楣。 探子嚇了一跳,趕緊將錄下來的音頻播放一遍: “太子殿下,請滿飲此杯!” 緊接著便是觥籌交錯推杯換盞的聲音。 郭嘉耐著性子聽到最后,一臉的不可思議: “就這?” 還以為他們暗戳戳的策反了多少兵馬,或者勾結了一堆朝臣呢,沒想到只是一個僭越的稱呼而已。 不過這樣也好,至少有了抓人的理由。 郭嘉掏出對講機,調到保密局的內部頻道,下達了指令: “一隊二隊,分別從前門后門突進去抓人,三隊跳墻去左側裴茂家,四隊跳墻去右側劉艾家,四面包抄,不放走任何一個人,也不能讓他們自殺……五隊去抓吳碩一家,六隊去抓劉范的家眷,七隊去抓劉范的岳丈一家……” 接著郭嘉又通知了宮廷守衛,封鎖宮門,任何人不得進出,情報中心那邊將無人機放出去,密切關注城內城外的動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