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呂布在九原視察一圈,還跟留守的諸葛瑾徐庶等人聊了一會兒,這才牽著那匹戴著黃金面罩的白馬,來到了現實世界。 “賢弟,這匹馬如何?” 李裕圍著馬端詳一番,他不懂馬,覺得這匹白馬跟趙云的照夜玉獅子、玄奘的御賜白馬以及之前羅成那匹西域小白龍區別不大。 但這匹馬腦袋上戴著那個漂亮的黃金面具,就太吸引人了。 這個面具至少得有三四斤,造型略顯土氣,但土氣中又帶著一股華貴的氣質,線條什么的,看起來也很有秦漢時期的特點。 李裕在這方面就是門外漢,他直接把周教授喊了過來: “媳婦兒,你看這個面具值多少錢。” 周若桐看到面具的第一眼,就下了結論: “這個面具除非融掉,否則你賣不出去,沒人敢收……這應該是全國唯一一件秦漢時期的黃金面具飾品了,不管藝術價值還是文物價值,都很高。” 李裕:???????????? 又多一件只能鎖在保險庫的藏品嗎? 周若桐習慣性的戴上手套,小心將黃金面具取下來,認真研究起了上面的花紋: “這些線條和花紋,都符合東漢時期的藝術風格,沒猜錯的話,這面具應該是丘力居擄走的漢人工匠打造的。” 穆桂英像個好奇寶寶一樣問道: “為什么這么說?就不能是丘力居搶咱們的嗎?” 周若桐搖了搖頭: “大漢的世家和貴族比較內斂,身上最多佩戴幾塊象征品質高潔的玉飾,這類比較夸張的黃金飾品,要是戴出去能被人笑一輩子,至于商賈之類的,更不敢這么招搖。” 漢朝時期的黃金,基本上都是作為陪葬品用的,尤其是西漢,父母過世,不陪葬幾塊金餅就別想在世家圈子里混了。 倒是草原人比較張揚,有點好東西就千方百計展示出來,以此來吸引同族或者外族人的羨慕,給自己增加追隨者。 李裕小聲問道: “如果捐贈給國博,能獎勵多少錢?” 大伯研究了一輩子漢文化,這要獲得一件漢朝坐騎的黃金面具,不得興奮到摟著睡? 周若桐說道: “要是捐給國博的話,少說也能拿到一千萬,但這種填補歷史空白的文物會溯源考察,組織一群專家,一起到發掘現場做研究……國內不支持孤證,越是級別高的文物,越要弄清來源,不像西方國家,隨便一個孤證,就鑒定為真品了。” 之前雖然也賣了不少文物,但那些都有同類文物做對比,只要符合特征就可以了。 但這件黃金面具,還是馬的面具,國內根本沒有先例,一旦出現,勢必會引起歷史圈和考古圈的震動。 發現的地點和位置,自然也會被大力研究,以期獲得更多的歷史資料。 這是國內歷史研究的特點,不管什么文物,都需要一系列證據支持,比如一把劍,要考慮當時的文化水平、審美風格,以及冶煉的遺址、技術,甚至的工匠名字,形成一套完整的證據鏈。 但西方世界的文物,都是孤零零出現的,沒有冶煉痕跡,沒有技術證據,更沒有任何遺址,然后搖身一變,就成了一堆專家背書的跨時代文物。 想到不能換成錢,李裕心里就一痛。 唉,算了算了,暫時先收藏在保險庫里吧。 拿下黃金面具后,白馬明顯高興了不少,它因為長期佩戴黃金面具,眼眶周圍的毛都脫落了,李裕特意給它涂抹了一些治療外傷的藥膏。 接著把這匹馬牽到馬廄中,添上飼料先喂養起來。 現在書中世界的名將們,幾乎都有自己的專屬坐騎,倒是即將去穆柯寨的趙雪還沒坐騎,李裕就將這匹馬送給了趙雪: “不忙了多跟這匹馬親近親近,多培養一下感情,到時候騎著它多殺一些草原異族,盡早把燕云十六州收回來。” 趙雪激動壞了: “圣子殿下放心,我們大周王朝不僅要收回燕云十六州,周圍的那些異族有一個算一個,誰都別想逃!” 大家來到餐廳,這會兒羊肉已經煮得差不多了,一起洗手開飯。 穆桂英為了聽到老母親的夸獎,還真盛了一小盆羊肉,興沖沖回到書中世界,忙不迭的送到了媧皇宮。 此時老母親正在觀察西夏四皇子的作為,見寶貝徒弟來送吃的,便拉她一塊兒看了起來。 自打上次回到西夏,四皇子就像變了個人一樣,之前的自大、張狂、粗魯全都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謙遜、禮貌、自信。 雖然少了一只耳朵好幾顆牙齒,但他不管面對西夏國主還是西夏的大臣皇族,全都不卑不亢,有禮有節。 然而越是這樣,其他幾個皇子就越怯得慌。 他們偷偷讓人詆毀四皇子,還派殺手行刺,或者偷偷在飯菜中下毒。 但不管什么手段,最終都會陰差陽錯被四皇子躲過,這下,一些朝臣就覺得不對勁了,認為四皇子才是真龍附體,開始給他造勢。 至于皇帝本人,除了震驚之外,更多的是后怕。 畢竟穆桂英收到的那些黃金,其中就有皇帝本人安排使者送來的,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能讓四皇子活著離開穆柯寨。 皇子被俘虜,這種事一旦傳開,有傷西夏皇族威嚴。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四皇子悄悄死掉,到時候哭一鼻子,緬懷一下,事兒就過去了。 結果西夏國主千算萬算,沒算出穆柯寨會把人放回來,沒一點商業信譽。 穆桂英看著四皇子頗有風度的跟幾個心腹探討西夏時局,好奇的問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