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可惜,大宋在限制軍隊戰斗力方面有著豐厚的經驗,剛打兩場勝仗,主將就會被調走,生怕再發生黃袍加身的情況。 得國不正的朝代就是這樣,前怕狼后怕虎,不管做什么都膽戰心驚的。 而堂堂正正打下來的王朝,比如大漢、大唐,包容心都很強,只要你有用,不管你是哪里的人,我都給你封官。 這種胸襟,才是真正的大國氣度。 明朝雖然也是打下來的朝廷,但因為朱棣篡了侄子的皇位,心里多少還是有些不自信的,甚至連錦衣衛也不放心,又建立了東廠監管錦衣衛和百官,一言一行都記錄在冊。 總之,就是心虛。 當然,這也跟越來越重視身后名有關。 漢朝時期,不管皇帝還是士族,都信奉功過自有后人評說,所以寫史的歪曲事實,沒人計較;一些明明可以掩飾的小瑕疵,皇帝卻絲毫不遮掩。 這種不粉飾不遮掩的態度,讓漢朝的皇帝毀譽參半。 被李世民當成偶像和奮斗目標的漢文帝,成了網民口中豢養男寵的高級綠茶白蓮花;漢景帝成了微操不成差點造成國家動蕩的二流皇帝;至于把匈奴打得抱頭鼠竄的漢武帝劉徹,更是成了暴君的代名詞。 漢朝結束,皇帝們開始注重身后名了。 這其實也是形勢所迫,畢竟曹魏身為臣子篡了漢朝,大漢提倡的“忠”“孝”“德”,被曹魏弄丟了一個“忠”字。 而司馬氏篡魏,又把“德”踩在了腳下,落水之誓成了笑談。 至于孝,司馬氏自己玩起了窩里斗,雖然是一家人,但誰也不服誰,誰也不信誰,相互殺來殺去。 要不是這一系列騷操作動了國本,給五胡一百個膽子,他們也不敢來中原鬧騰,更別說稱王稱霸,禍亂華夏了。 到了唐朝,李世民其實也不怎么在意身后名,他怒砸魏征的石碑,純粹是因為魏征這老小子死后自爆,很多時候在朝堂上強烈反對,并不是覺得政令不好,單純是為了給自己賺一個諍臣的好名聲。 這種為了自己美名而耽誤朝政的事,李世民怎么能容忍,直接把魏征的石碑砸了個稀巴爛。 雖然后來又讓人重修了,但意義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第一次給魏征立碑,是帶著帝王的敬重,但砸了之后再立碑,就是看在死者為大的份上,做出的憐憫和賞賜之舉。 好在正史中的事情沒在中出現,不管《興唐傳》還是《西游記》,李世民跟魏征都處得不錯,完全沒有正史中的劍拔弩張和針鋒相對。 晚上九點多,一家人沒在市里住,而是開車去了市里。 洗澡換上家居服,先在客廳里看了一部《肖申克的救贖》,然后各自回房休息。 主臥房間,李裕耕耘完畢,摟著周教授問道: “媳婦兒,咱倆啥時候辦婚禮啊?” “都行,等辦完婚禮,伱的戶口就遷到京城,醫保之類的也轉過去,萬一身體有什么……不對,咱有神仙了,一般的病,不需要在這邊看了。” “你說的很在理,但你一直往有病上面扯,我感覺話里有話,所以得驗證一下。” “沒,我就是……哎呀你輕點兒,壞死了……” 兩人干柴烈火烹熱油時,客臥中,穆桂英還在玩游戲,旁邊修剪腳趾甲的貂蟬說道: “夫君做的甜豆花真好吃。” 女皇大人俏臉一紅: “不好喝,難喝死了。” 貂蟬:?????????? 咋感覺你跟我說的不是同一種東西呢? 她剛要問問怎么回事,穆桂英就放下手機,準備回自己房間休息: “我明天考科目二,別打擾我啊,要是考不過就是你的責任。” 這丫頭天賦高,動手能力也強,再加上是駕校的VVVVIP客戶,最近練得差不多了,打算跟著考一下科目二,熟悉一下考場流程。 貂蟬提醒道: “明天你記得戴夫君的的落寶金錢去呀,讓墩墩幫一下你。” “不用,咱可是技術流,不需要這些旁枝末節就能一把過,等我拿到駕照,就開車帶你去省城玩哈。” 女皇大人義正言辭的表示要憑實力考試,然而第二天剛起床,她就找到了廚房里忙著準備早餐的李裕: “夫君,今天我考科目二,這可是連職業拉力賽車手都覺得超級難過的一關,一不留神就會掛科……” 李裕把買來的胡辣湯和扁粉菜盛到碗里,頭也不抬的說道: “別給自己太大壓力,保持平常心,我跟你周姐姐考駕照,可都是一把過的,你肯定也行。” “你要這么說,那我更不能失敗了,咱家一把過的優良傳統,不能折在我手中,要折也是小蟬仙子。” 一旁的貂蟬笑得直不起腰: “夫君,桂英姐姐想借你的落寶金錢參加考試,繞半天也沒說到正題上。” 李裕忙完手頭的活兒,將脖子里的落寶金錢摘下來遞給了穆桂英: “準備吃飯了,吃完飯我送你去考場。” “你們先吃,我先去房間收拾一下。” 穆桂英拿著落寶金錢回到房間,剛把門關上,就雙手捧著落寶金錢很虔誠的祈禱起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