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今天的蒸面條真不錯,油潤筋道,好吃!」 給水公司大院的餐廳里,呂布盛了滿滿一盆蒸面條,就著蒜瓣大口猛炫,他原本以為蒸面條跟燜面差不多,但等吃下去才發(fā)現(xiàn),兩者還是有點區(qū)別的。 燜面是菜炒好把生面條鋪在菜上,面條半蒸半煮,等湯熬干,面條也熟了,拌勻就可以開吃。 而蒸面條是純蒸熟的,跟菜拌勻后,還要二次蒸制,面條會更入味,香味也更濃郁。 李裕端著一大碗面條坐到他對面: 「你離開長安了?」 「離開了,皇甫老將軍想要點物資,我原本打算放在陳倉的,但想想他們那邊運輸不易,就打算開到冀城……進山之后,路明顯難走了,估計得趕一段時間夜路,才能到冀城。」 冀城既是天水郡的治所,同時也是過去整個涼州的治所。 這里距離長安近,但離邊關(guān)比較遠,所以皇甫嵩上任后,治所就跟著他一路向西遷徙,剛開始是金城,后來是破羌城,現(xiàn)在是臨羌城。 等西寧城建好,涼州的治所就定在西寧了。 「這次益州之戰(zhàn),去的人多嗎?」 呂布往嘴里填了顆蒜瓣說道: 「張繡擔任前軍都尉,已經(jīng)帶人順著褒斜道向漢中進發(fā),尋找適合修信號塔的地方,我從冀城回來,就沿途修建信號塔,一些地勢險要的地方,也重新開辟道路,等這些弄完,文和先生就會帶著軍校生去漢中,坐鎮(zhèn)指揮。」 李世民捧著他的卡通碗湊過來,小聲問道: 「溫侯此戰(zhàn)不帶軍師嗎?」 「法正跟我進益州,不過他年齡太小,也就跟著開拓一下視野,積累一些經(jīng)驗罷了。」 呂布這次會帶著張繡、郝昭、法正、鄧芝、張松等年輕人去益州,他本想讓徐庶當軍師的,奈何徐庶已經(jīng)在并州出仕,只得作罷。 說來也是有意思,并州邊關(guān)一線匯聚了程昱、徐庶、諸葛瑾三位謀士,而這三人都是文武雙全。 徐庶不用說了,有刺殺經(jīng)驗的劍術(shù)高手;烹飪達人程昱也長期擔任武將職務,攻城略地不在話下;而諸葛瑾,別看文文弱弱的,他可是經(jīng)常率軍作戰(zhàn),后來更是成了東吳的大將軍。 呂布扒拉一口面條,接著說道: 「郭缊一家到了長安,陛下封他為少府,成了九卿之一,我們也見到了才幾歲大的郭淮,被郭嘉收為了徒弟。」 李裕愣了一下: 「郭嘉?」 「對,就是這個五毒青年,文和先生決定提前來現(xiàn)實世界,所以奉孝就接過了培養(yǎng)下一代的棒子,回頭等姜維出生,讓郭淮帶著姜維玩兒,畫面肯定特有意思。」 兢兢業(yè)業(yè)為大魏奉獻一生的名將郭淮,成了郭嘉的徒弟,不知道以后會跑偏到什么地步。 反正至少有一點,憑郭嘉跟十殿閻羅的交情,郭淮這小子一輩子都不會怕鬼,壽命也有可能會被偷偷延長一些。 跟個不走尋常路的師父,好處還是很明顯的。 李世民從碗中挑出一塊肥肉吃進嘴里,接著問道: 「溫侯,你和文和先生都走了,長安不會有事吧?」 「不會,田豐和郭嘉都在長安呢,盧老將軍和典韋也在,再加上后土娘娘剛剛顯靈,誰敢胡來,不等朝廷有所動作,朝臣們就能把他生撕了。」 你作亂我不管,但你要耽誤我封侯,耽誤我的家族成為千年世家,對不起,我就算提不動劍了,也得咬你兩口出出氣。 呂布說完,又提到了張喜和司馬朗: 「這倆貨從涼州回來 ,一個天天纏著蔡邕楊彪,一個厚著臉皮拜文和先生為師,還表示要招降阿瞞。」 李裕想了想說道: 「張喜之前就一直向咱們靠攏,跑這一圈,又見到了老張顯化神跡,自然是有所想法的,倒是這個司馬朗,他真能招降曹操?」 「文和先生覺得可以試試,大不了就失敗唄,最近他把司馬朗帶在身邊言傳身教,等漢中沿線的信號塔修好,文和先生出發(fā)去漢中,司馬朗也會一路向東,跟宇文將軍或鐘繇匯合,直面阿瞞的軍隊。」 之前賈詡安排司馬朗跟著張喜去涼州,就是在打這個主意吧? 呂布吃了一盆面條,又給他那個4000毫升的超大保溫壺灌了一壺茶水,拿了一些小零食,匆匆離開現(xiàn)實世界,返回書中世界繼續(xù)趕路去了。 根據(jù)兩邊的時間流速來說,現(xiàn)實世界的一小時后,呂布大概率就能趕到冀城。 李裕吃完飯,又喝了一小碗酸辣湯,剛要離開,李世民小聲問道: 「先生,等東西搬得差不多時,這院子里不要的東西也能搬走嗎?」 「可以,宿舍樓里的床鋪和桌椅板凳、太陽能熱水器、窗戶玻璃等等,都可以拆走,那棟樓月底就會爆破拆除,現(xiàn)在拆走的東西越多就越劃算。」 李世民一聽,眼睛一下子亮了。 居然什么都能拆,那里面的電燈電線樓梯欄桿,這不都是我們鳳鳴寨的嘛? 李裕開車回到民宿,剛下車就看到趙大虎無聊的坐在院子里抽煙: 「靠,你們都不在,連狗狗也帶走了,搞得我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 李裕說道: 「這種撿漏的業(yè)務比較難找,你要是有這方面門路,回頭也給我介紹點兒,到時候你干什么我們都陪著。」 他本就是開個玩笑,結(jié)果趙大虎來了興趣: 「你們都要啥啊?那廢品站真的賺錢嗎?」 李裕說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