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居然定居在徐州,老華還挺會挑地方的……賈詡在心里感慨一番,笑著對吉平說道: “你覺得徐州是兵家必爭之地,結果徐州沒打仗;反倒是你逃命來的益州,如今戰火紛飛……你來的時候,成都等地什么情況?” 吉平剛開始有些怕賈詡,后來發現他是個和藹的長者,逐漸放下心來,也有了聊天的興致: “成都附近的郡縣,全都在招兵,不少荊州、三輔、洛陽等地的百姓都被強行編入軍中,稱為東州兵,各地的城防也在抓緊時間布局,很多百姓為了躲避戰亂,要么去往巴陵方向,要么一直往南,和蠻族混居。” 戰爭讓百姓流離失所,黃巾之亂結束后,中原的百姓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就遇到了董卓之亂,他們被迫南下去荊州,或者進入關中避難。 但還沒站穩腳跟,戰爭又蔓延了過去,不得已之下,他們再次啟程,前往益州。 但天府之國也不太平,到了沒多久,渾身的細軟糧食就被沒收,原本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被編入軍中,要在這陌生的地方,為了陌生的君主,和陌生的朝廷大軍作戰。 吉平因為有個醫生的身份,再加上祖上當過太醫,也算是名流,沒有被卷入其中。 但第一次沒被卷入,不代表后面就是安全的,再加上洛陽的戰事已經完全平息,他打算回老家看看。 沒想到先是在劍門關稀里糊涂加入到了張任張松的內應小分隊,又被呂布推薦為了長安大學醫學院的院長助理,現在剛到葭萌關,居然還遇到了朝廷背后的男人——賈詡賈文和。 賈詡拿出一個指夾式脈搏血氧儀,夾在了吉平的手指上,指著上面的數字說道: “這是你的脈搏,另一個數字是你血液內的血氧含量……這是現實世界很常見的一種體檢小工具,能發現脈搏不穩、心律不齊、心率過速等情況,你試試。” 吉平沒見過這玩意兒,他看著跳動的數據,把右手搭在左手手腕上,認真感受著脈搏的跳動,臉上帶著驚喜: “居然跟跳動的頻率一模一樣……文和先生,這是何物?” “便攜式脈搏血氧儀,長安大學醫學院有很多類似的醫學用品,等你到了可以慢慢學,張院長會教你的。” 說到這里,賈詡拿出一疊白紙和一支軟頭的工藝筆,擺在了吉平面前: “朝廷如今百廢待興,尤其是醫學專業的高才,需要你們通力合作,將醫學發揚光大,你能不能給華神醫寫封信,邀請他來長安,一起弘揚醫學?” 吉平沒想到賈詡繞這么一大圈是為了拉攏華佗,當即躬身說道: “此乃好事,小子馬上給華師寫信,邀請他來長安共謀大事!” 咋說得跟上梁山造反似的……賈詡起身,看著剛剛掛到墻上的徐州地圖,覺得既然華佗在那邊,得提前對徐州下手了。 陶謙沒有任何獨立自主的心思,干脆調到長安,給個三公級的官員養著算了。 至于接替者,賈詡還真有點犯難。 如今的徐州風雨飄搖,北有曹操虎視眈眈,西有袁術賊心不死,南邊則是笮融作亂,老好人陶謙完全沒法面對這種局面。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調走陶謙,再派個強力官員,直接將徐州收入囊中。 不過派去的人選要好好斟酌,別把徐州當成了自己的私產,陶謙在的時候沒打過仗,陶謙調走后反而需要武統,這不是沒事找事嘛。 首先要排除的就是宗族勢力,這些劉氏族人到了地方上,不知不覺就會高祖附體,想要開啟自己的王霸事業。 徐州本地人也不行,比如陳登父子,他們在徐州的勢力本就盤根錯節,一旦成為一把手,說不定就會搞自立,當個掌控軍政大權的土皇帝,這不是妥妥的嘛。 掌管徐州的人選,只能從朝廷這邊調撥,既能跟當地人緩和關系,同時又不缺鐵血手腕,該出手時不能含糊。 賈詡把朝中所有高官都在腦海中過了一遍,然后有了相對合適的人選——司空張喜。 如今的三公基本上都是被架空的,沒啥實權,假如調張喜主政一方,他肯定非常開心,同時也會非常用心。 從遷徙到長安開始,他見識了董卓的覆滅,見識了小皇帝的求雨,見識了各種科技物品,還在西邊高原上,見到了皇甫老將軍的返老還童。 歷經這么多事情,忠心方面沒什么問題,相反,張喜現在迫切想要證明自己,想要給朝廷建功立業,期盼將來也能像皇甫老將軍那樣,被神仙送到半空中,飽覽大好河山。 不過光張喜一個人是不行的,賈詡想了想,打算讓弘農郡太守張郃作為張喜的副手前往徐州。 徐州沒啥特別強的武將,張郃去了,絕對是第一梯隊的存在。 而且張郃打仗比較謹慎,不會一股腦的莽上去,適合跟張喜打配合。 至于弘農郡,則以函谷關為中心,函谷關以西的地方劃給京兆郡,函谷關以東劃給河南郡。 河南郡的地盤太小,再加上跟豫州和兗州犬牙交錯,所以最好擴大一番,這樣有助于洛陽快速發展。 正好張郃已經讓澠池鐵礦重新進入生產模式,到時候就可以專門生產農具,供百姓們種田了。 賈詡思索著,正在寫信的吉平突然問道: “文和先生邀請董奉董神醫了嗎?” “已經讓人去請了,他如今好像在交州,不容易找到。” 董奉是建安三神醫中最低調的那個,醫術高明,經常免除窮人的診金,病好了只需要給他種一顆杏樹就行,后來他家附近成了巨大的杏林。 醫學中喜歡稱醫術高明的大夫為杏林圣手,就是源自董奉這里。 《三國演義》中,三神醫筆墨最多的是華佗,其次是長沙太守張仲景,董奉是筆墨最少的那個,他曾被交州刺史士燮供養,但因為覺察到士燮有自立的念頭,便以假死之術脫身,悄悄逃回了老家,從此一心行醫,不問世事。 作為一個收集癖,賈詡自然希望三大神醫都來醫學院坐鎮,幾人通力合作的話,幾年內就能培養一大批赤腳醫生,對民生有著極大的好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