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南皮城外,戰士們已經不再攻擊,而是扯著嗓子,按照汝南歌謠的調子,合唱著東漢時期流行的樂府民歌《羽林郎》。 這一幕,像極了四百多年前,漢軍在垓下唱楚歌的盛況。 黃忠騎馬找到宇文成都,拱手問道: “宇文將軍,這首《羽林郎》的調子聽起來怪怪的,是汝南那邊的唱法嗎?” 宇文成都點了點頭: “軍中知道汝南歌謠的人不多,為了不出岔子,我專門燒香向張天師求助,他逆著時間長河來到袁紹小時候,在汝南的一個河邊,聽了一下午他們唱歌,除了這《羽林郎》之外,還有《江南》、《陌上桑》、《桓帝初天下童謠》等等,這些歌曲都收錄在了樂府集中。” 說完,宇文成都還掏出手機,播放了張道陵通過藍牙傳來的視頻。 視頻中,年僅五六歲的袁紹,跟著一群穿著補丁衣服的孩子,一起唱著歌曲,清脆的童聲清晰入耳,看得老黃忍不住想起敘兒小時候,好像也是穿著補丁衣服,每天跑著瘋玩。 最是難忘童年時啊,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真好! 跟過來湊熱鬧的曹性聽到《桓帝初天下童謠》,覺得這首歌應該更能打動袁紹: “小麥青青大麥枯,誰當獲者婦與姑。丈人何在西擊胡。吏買馬,君具車,請為諸君鼓嚨胡……將軍為什么不讓將士們唱這一首呢?” 荀攸說道: “這是一首反思戰爭的歌謠,孩子們唱唱也就得了,要是讓將士們唱,說不定會起反作用。” 這首童謠雖然不長,但卻挺能反映現實的,麥子熟了,但收麥子的卻只有婦女和婆婆,有人問家里的男人在哪,回答說去西方邊塞打胡人了。 戰士們唱這種歌曲,說不定當晚就有逃兵想回家看看。 所以穩妥起見,還是《羽林郎》比較合適,這雖然是一首痛斥軍官仗勢調戲婦女的歌謠,但朗朗上口,比較適合小孩子吟唱。 宇文成都見宋憲來了,將手機遞了過去: “把我手機連到無人機的大喇叭上,然后飛到袁紹頭頂,反復播放這段視頻,要保證袁紹能聽清聲音。” “好的將軍,我這就去辦。” 很快,一個吊著戶外擴音器的大型無人機飛到了城中,鎖定正坐在院子里流淚的袁紹,開始播放音樂。 正懷念童年的袁紹渾身一激靈,忍不住抬起腦袋。 他聽到了自己的聲音,那個無憂無慮的下午,跟小伙伴們一起坐在河邊,吃著蓮蓬,唱著歌謠,調皮的小伙伴還會故意把腳伸到水中,激起一片水花。 袁紹像是被巨錘擊中一般,仰頭躺在臺階上,這一刻,功名利祿、家族榮辱,全都被他拋在了腦后。 袁熙見狀,趕緊將袁紹攙扶起來,嘴里不停的安慰: “父親,我們還沒輸,說不定叔父的大軍已經到了十里之外,請父親振作起來!” 袁紹聽了,頓時大笑起來: “天下誰人都可來救我,偏偏袁公路整日盼我去死……熙兒聽到了嗎?剛剛這聲笑,就是為父小時候的聲音,都說朝廷有神仙相助,今日我才算見識到了,可笑我還想著實現皇圖霸業,實乃坐井觀天也!” 說到這里,他重重的咳了起來,喉嚨里像是用石頭封住了一般,他咳得很費勁,直到吐出一大灘血,這才感覺氣順了。 袁熙嚇壞了,不斷幫袁紹拍打后背。 袁紹喘了幾口氣,有氣無力的對袁熙說道: “去,把他們都喊過來,我有話要說。” 袁熙點了點頭,大步向外走去。 袁紹掙扎著坐起來,抬頭望著那個不斷播放童謠的無人機,整了整衣冠,拱手對著無人機深施一禮,然后他面對長安的方向,撩起衣襟跪下來,鄭重的三拜九叩。 做完這些,袁熙已經領著沮授他們到大門口了。 袁紹起身,神態自若的沖大家拱了拱手。 就在眾人以為主公有了什么出奇制勝的奇招時,袁紹卻抽出腰間掛著的寶劍,毫不猶豫在脖子上一抹。 頓時,頸動脈被割破,血液像是花灑一樣噴射出來。 “父親!!!” 袁熙哭喊著撲過去,但卻遲了,四處飛濺的血液,讓袁紹失去了意識,先是昏迷,接著很快就失去了心跳。 “主公!!!!!” 沮授等人也沖了過來,沒想到志趣高雅出身不凡的袁紹,居然會舉劍自刎。 要知道這可是他過去最不屑的死亡方式啊! 院子里哭喊聲一片,大家設想過無數次結局,卻沒想過袁公會做出這種選擇。 城外,從無人機監控畫面中看著袁紹倒在血泊中,曹性宋憲黃忠荀攸等人也是一片沉默。 不管過去對袁紹什么印象和看法,此刻都覺得他挺爺們兒的。 宇文成都吐槽道: “這家伙跟原著中一樣,說死就死,完全不管自己的身后事。” 原著中,袁紹在官渡之戰后其實還占著整個北方,但他卻一蹶不振,還沒安排好接班人,就撒手人寰,讓三個兒子陷入了內斗。 不過現在倒是不用擔心幾個兒子內斗了,因為他們一家全在南皮縣城內,翻不出一丁點兒浪花。 荀攸說道: “下令吧,讓各營人馬回歸本陣,袁紹已死,城內的人很快就會開門投降。” 正主都舉劍自刎了,那還打個屁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