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張喜不太放心,還將張道陵的神像搬出來,讓張闿發了個誓,結果還真不是刺殺小能手干的。 他想了想說道: “如今阿瞞應該不知道徐州刺史換人了,所以他才敢大張旗鼓的過來……張闿,我給你一支偵查小隊,你跟他們到魯國偵查,見到曹操的人馬就匯報給我。” 張闿拱手問道: “如何匯報?還用快馬嗎?” 張喜拿出了對講機: “有此物,等會兒我讓雋乂教你用法……你先對著神像發個誓,以后不會背叛大漢,背叛陛下,否則一些秘密我是沒法告訴伱的。” 張闿沒有立即發誓,而是問了一個問題: “這幾日大家都說您會給窮人帶來好日子,是真的嗎?那些世家大族,真的會把名下的土地再分給窮人嗎?” 張喜笑著點了點頭: “是真的,如今關中那邊已經沒人餓肚子了,新糧食產量非常高……至于土地,以后全部收歸國有,世家大族若是敢強占土地,那就是跟朝廷作對。” 張闿接著問道: “若他們霸占著土地不交出去呢?” “你這小伙子對世家大族的成見很深啊,其實世家是很開明的,等著看,很快他們就會主動把名下的土地捐給朝廷,不收就自殺那種。” 張闿完全不信這一套,總覺得張喜是在說大話。 根據他對世家的了解,不管什么東西,進了世家的手心就別想讓他們還回來,人口、土地、財寶、糧食…… 凡是世家看上的,一律都會被他們據為己有。 “使君,您說的這種變化,五年內我能看到嗎?” “放心,五個月內就有世家開始捐土地了,若我說得不對,你可以盡管提條件,我什么都答應。” 張闿一聽,麻溜的對著神像發誓,坐等世家捐土地的大戲。 這邊開始布置城防時,兗州治所昌邑,曹操也在安排此次去徐州的人手,他擔心父親只是被陶謙扣押,所以準備先禮后兵,先去問問怎么回事,然后再打。 為了防止脾氣暴躁的許褚動不動就喊打喊殺,激化雙方的矛盾,曹操說道: “仲康帶人去東阿坐鎮,防止冀州那邊的人馬偷襲,記住了,千萬不要主動出擊,不要主動招惹朝廷大軍。” 許褚對這個安排不太滿意,但最終還是領命道: “將軍放心,我不會亂來的。” 安排完許褚,曹操又惦記起了盤桓在泰山和瑯琊一帶的泰山賊: “寫信給臧霸,讓他率領手下賊寇向南進發,威脅一下郯城,給陶謙施加一些壓力,讓他們無暇分身。” 另外他還交代送信的人,好好打聽一下,看自己老爹是不是泰山賊給擄去的。 安排完這些,曹操開始讓人四處征糧,為大軍開拔做準備。 夏侯淵說道: “聽聞關中一帶的糧食多得吃不完,大軍集結完畢就能開拔,后方無任何糧草壓力,跟他們相比,咱們的差距越來越大了。” 曹操也聽說了這個傳聞,但總覺得不現實。 糧食的產量那么低,還得兼顧生產和大臣的俸祿,百姓們怎么可能吃得飽? 他想說這是假的,是朝廷的故意在宣傳,但現實是,越來越多的流民在往關中跑,甚至連洛陽、河內等朝廷管轄的區域,也成了流民奔走的目標。 兗州為了不影響生產,甚至還成立了巡邏隊,專門負責把守各大官道路口,防止百姓逃竄。 至于大軍出征,所有將領的部曲都要帶頭去征糧,征到的糧食還得小心保管好,否則沒等大軍集結出發,就被吃個精光。 至于出征之后,基本上打到哪搶到哪,搶不到糧食就得縱容將士們屠城,否則他們就會叛逃出去。 曹操曾經用望梅止渴的方法讓將士們堅持下去。 女人、糧食、財富等等,也是激勵大軍奮斗的“青梅”,是他們作戰途中的強心針。 手下的將領和從事離開后,曹昂給曹操奉上一杯茶,恭敬的問道: “父親,若大軍來攻兗州,該當如何?” 這次進攻,曹操不打算帶曹昂,而是讓他留在昌邑,跟養母丁夫人在一起。 聽到兒子求教,曹操接過茶杯說道: “若有朝廷大軍過來,立即投降,并向朝廷揭發我是亂臣賊子,這樣你和你母親都能獲得優待……呂奉先昔日與我兄弟相稱,不管他在不在,都要喊一聲叔父,若是失了禮數,他們會笑話我教子無方的。” 曹昂一聽,趕緊跪了下來: “子不言父過,孩兒怎么能揭發父親,請恕孩兒難以從命!” 曹操笑呵呵的將他拉起來,臉上帶著笑意: “才十幾歲,就快跟我一樣高了,昂兒,我讓你這樣做,不光是為了讓你活命,更重要的是,能讓咱們曹家綿延下去……早知奉先能成功,當日我決計不會離開洛陽,組織什么十八路諸侯,而是會一心一意跟著奉先,除掉國賊,還政于陛下,可惜,如今箭在弦上,為父只能硬著頭皮向前走。” 袁紹已經身亡,消息傳過來那天,曹操在院子里的杏樹下溫了一壺酒,擺上兩道小菜,遙祭兒時的小伙伴。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