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看到陳宮的名字,高順摘下頭盔,擦了擦頭上的汗: “若他在的話,這么布局就合理了,先派出騎兵試探一下,確認陳宮在城里,就直接用無人機,宣讀陛下的詔書。” 陳宮是漢室的鐵桿支持者,所以當他覺察曹操有二心,就立馬走人,從此以破壞曹操的發展壯大為己任,并跟劉協的鐵桿支持者呂布攪合在了一起。 周瑜笑著說道: “還以為將軍會直接向這位大漢動保先鋒、首席愛豬人士喊話呢……” 陳宮和曹操逃到呂伯奢家里時,呂伯奢的家人準備殺豬待客,曹操聽到磨刀聲以為要殺自己,跟陳宮先下手為強,殺了呂伯奢全家。然后才發現后院捆著一頭待宰的豬。 這一場景也被不少現代網友戲稱為殺人救豬,陳宮理所當然的成了大漢動物保護協會榮譽主席、資深愛豬人士、激進派環保組織骨灰級成員。 最近一直打勝仗,高順也難得開了個玩笑: “說起愛豬人士,其實我也算其中一員,首當其沖的就是豬頭肉,咋吃都香,然后是豬五花和排骨,公瑾你呢?” 周瑜:“……” 將軍你突然在大戰前夕講笑話,讓我很不適應好不好? 不過說到吃豬肉,雄姿英發的周公瑾也有自己的心得: “我還是覺得蒜泥白肉好吃,煮熟的五花肉蘸著蒜泥,不管喝酒還是配飯,都是一絕……紅燒肉也行,放點糖燉出來,那叫一個香。” 兩位“愛豬人士”嘮閑嗑的時候,騎兵小隊已經出發了。 他們來到陽平縣城外,先繞城一周,做了一些戰術上的挑釁動作,比如讓戰馬人立而起,比如沖城內喊話等等。 城墻上的士卒嚴陣以待,還加強了弓箭手的布置。 而隔壁東武陽,則打開城門,跑出來一隊步兵,在城下向騎兵挑釁。 等騎兵小隊跑過去,這群步兵就立馬回城,關緊大門,接著陽平的城門打開,同樣有士卒挑釁。 “掎角之勢,前后呼應,使騎兵疲于奔命……這還真是陳公臺擅長的。” 高順通過無人機看到這里,確定是陳宮在指揮。 原著中,陳宮最喜歡靠掎角之勢做防守,這一特性甚至還被引用到了游戲中,《三國志11》中,成為陳宮的專屬特技。 【掎角】:在兩支隊伍一起圍攻敵方部隊時可以發動齊攻,有50%的概率使敵方部隊混亂,類似于震懾效果,動彈不得,挨打也不會還手,配合高攻武將效果顯著。 周瑜疑惑的問道: “這是曹操的治下,陳宮在這里,不怕曹操騷擾嗎?” 高順說道: “原著中殺完呂伯奢,陳宮去徐州投奔陶謙,被征辟為了東郡從事,后來曹操東征徐州,陳宮去勸阿瞞收兵,勸說無效后就去陳留,攛掇張邈張超兄弟迎奉先將軍為兗州之主……如今陳宮應該是致仕在家的狀態,還沒聽到曹操要去徐州的消息。” 陳宮是海內名士,跟很多大儒都是好朋友,曹操明知道他在老家東武陽,也不敢貿然來打攪。 更何況兩人更像是鬧別扭的情侶,只等著對方低頭,絕不會輕舉妄動。 研究完對方的掎角布局,高順沖無人機小隊揮了揮手: “把大喇叭吊起來,飛到兩城上空,開始宣讀陛下的詔書。” 劉協曾經征辟過不少人,但好多詔書都沒有送到,這次出征,諸葛亮龐統和司馬懿幾位小盆友干脆搞了個詔書模版,遇到忠于漢室的文臣武將,就拿出來當場宣讀。 現在遇到了陳公臺,那就宣讀詔書,讓這位愛豬人士加入到朝廷的懷抱。 陳宮文能治理一方,武能帶兵打仗,這簡直就是刺史的最佳人選……當然,剛開始肯定不會任命為刺史,應該先去長安呆一段時間,接受一下再教育,然后才能出仕任職。 很快,吊著大喇叭的無人機就飛到了東武陽縣城上空。 無人機小隊遠程喊話,將詔書宣讀一遍,順便還給陳宮戴一頂高帽: “朕嘗聞東郡陳宮,乃海內名士,如今正值大漢用人之際,公豈能蝸居一隅冷眼旁觀?” 東武陽城內,一位佩劍儒士聽著無人機上傳來的聲音,頓時呆住了。 頭上飛的這個小東西是什么? 剛剛宣讀的,真是陛下的詔書嗎? 陛下為何得知我在東武陽老家隱居呢? 陳宮滿腦子疑問,正猶豫時,縣令過來請示接下來怎么辦。 他不是官身,但因為家里是東武陽望族,所以得知大軍來襲時,陳宮不僅接管了城防,甚至還將家里上千個奴仆編入軍中,共同守城。 結果還沒開打,就聽到了皇帝征辟的詔書。 陳宮百感交集,自打他捉放曹掛印離去,跟朝廷就越來越遠,偶爾聽到消息,也都是些不利于朝廷的。 什么董卓霸占朝堂,什么十八路諸侯各懷心思等等。 他覺得大漢日暮西山,已經到了茍延殘喘的地步,想救,卻不知道從何處下手,等董卓遷都長安,遠在兗州的陳宮,就更加得不到朝廷的消息了。 聽著大喇叭里宣讀的詔書,陳宮熱淚盈眶,猶豫一下之后,便翻身上馬,命令城門守將開門,他要出城。 不論詔書是真是假,不管對方賣的什么藥,身為一個大漢臣民,都要出去面對的。 縣令想阻攔,陳宮說道: “兩城的城防俱已安排妥當,如若我死在城外,就按照我的計策抵抗攻城大軍,讓城內百姓免遭涂炭……若我沒死,說明朝廷重新扶搖直上,我等只管安心報效朝廷、報答陛下便可。” 陳宮說完,單槍匹馬來到城外,對城門前的斥候小隊說道: “吾乃陳宮,敢問何人宣讀陛下詔書?”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