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759章 姜子牙以身刻殺陣,絕地反擊!【求月票】-《經營民宿,開局接待武松》


    第(2/3)頁

    李裕原本對這種學術類的書籍不感興趣,但一聽到二伯夸自己,二話不說就翻找起來。

    第一次在書里看到自己,覺得很新奇。

    他這孩童一樣的心性,倒是把周若桐逗笑了:

    “你上學時,就沒參加過采訪之類的活動嗎?”

    李裕想了想說道:

    “上五年級的時候,市電視臺采訪過我,問我對第一小學的看法,我當時初生牛犢不怕虎,還真提了一堆意見,結果播出時,被剪得只剩下結尾的最后一句話:第一小學的未來會越來越好。”

    “后來呢?”

    “后來再也不讓我接受采訪了,不管電視臺還是報社,都找那些說話滴水不漏的、竄稀式夸獎的學生接受采訪……你呢媳婦兒?笑得這么甜,不會連采訪都沒接受過吧?”

    周若桐淡淡的說道:

    “我也就上過幾次BJ臺和央視的采訪,初二那年還在央視綜藝頻道表演過詩朗誦《致橡樹》。”

    她剛說完,李裕便往沙發上一躺:

    “從今天起,我就是橡樹了,媳婦你來致我吧。”

    周若桐白了他一眼:

    “大白天的,你個壞家伙真是沒個正行。”

    這會兒快十二點了,周若桐也懶得工作,喝完冰糖雪梨,便跟李裕一起出門,溜達著前往紡織路,找到了那家老字號炒刀削面店。

    兩人點了兩份炒刀削面,又點了一份酸辣湯和一個素拼,找了個角落坐下來。

    等炒刀削面端上來,李裕嘗了一口,覺得味道確實不錯,刀削面筋道爽滑,上面還包裹著一層醬汁,吃起來非常過癮。

    “這個挺好吃的,趕明兒我得跟林旭學一學。”

    周若桐吃了一口,交代起了正事:

    “下午我要開會,你去度假村一趟,里面已經完工了,經理正在帶員工們熟悉環境,你去講幾句話,做個全面的檢查。”

    “行,沒問題。”

    李裕正想去泡個溫泉呢,現在有了周教授的命令,就更得去一趟了。

    吃完飯,溜達著回去,李裕還拐到水果店,給周教授買了一份果切,飯后一份小水果,營養均衡不上火。

    到了考古隊門口,正好碰到了龐東海:

    “喲,你們小兩口一起出去吃飯了,怪不得若桐沒去食堂呢。”

    李裕趕緊打了個招呼:

    “龐叔叔好。”

    “你好小裕,元旦去京城嗎?去的話我請你吃飯。”

    “不去了,家里有人辦婚禮,我和桐桐就在這邊過節了。”

    “行,啥時候去京城言語一聲,我也盡一下地主之誼。”

    離開考古隊,李裕開車來到度假村。

    全新開業的招牌已經掛了起來,工作人員來去匆匆,都在為開業做準備。

    李裕找到這里的經理,問了一下如今面臨的難題,然后將所有湯池都看了個遍。

    經理一直發愁客流量的問題,上一任老板之所以轉手,就是因為越來越多人不愿意來泡溫泉了。

    李裕說道:

    “你不用擔心客流量,我們后面會有一系列宣傳,你只要讓工作人員提供好服務就行,對心腦血管病人,也要提醒到位,防止出現意外。”

    他說得很篤定,其實所謂的一系列宣傳,也就是把墩墩的雕像擺到前臺,然后讓林旭等人來這里做個直播。

    當然,龍棲山和鳳鳴谷的景區,也會聯名售票,度假村暫時不用為客流量發愁。

    轉了一圈之后,李裕本想泡個溫泉體驗體驗呢,但所有工作人員都在,他身為老板泡到池子里,搞得跟做展覽似的,獨院包房區那邊雖然不會被打擾,但只有他一個人,女皇大人、周教授、云寶寶一個都不在,還是別忙活了。

    回到民宿,李裕剛下車,就碰到了劉協:

    “先生,張天師幫我們把造紙廠需要的地基做好了,我們能否把他的雕像修到造紙廠院子里?”

    “可以,老張出人出力,正好幫他賺取一些功德。”

    李裕領著劉協來到書房,拆開一箱砂糖橘讓他吃:

    “春風紙廠那邊的進度如何了?”

    “挺好的,那位華主任很負責,對工人們的要求很也高,孔明師弟如今跟著他,打算多學習一下這方面的知識。”

    對古代人來說,現代的紙張絕對是致命誘惑。

    如今見到了造紙的機器,而且還能造多種紙張,什么銅版紙、白板紙、復印紙、衛生紙、傳媒紙等等,這么多種類,想想就讓他們興奮。

    李裕說道:

    “等以后印刷廠投入生產,先印制一些啟蒙讀物,然后督促各地興辦學堂學校,盡快打破世家對文化知識的壟斷。”

    劉協剝開一個砂糖橘吃進嘴里:

    “先生,若是世家聯合起來,只讓自家子弟進入學校,該當如何?”

    “從工人中挑選心志堅定之人,去各地當教學專員,負責招生事宜……不讓本地人插手,這就能好很多。”

    工人階層和世家階層是天然對立的兩個群體,雖然可能會有人被世家腐蝕,但絕大部分,是帶著掘世家根基的心態辦學校,自然不會鳥世家那一套。

    等十年八年,第一批受教育的孩子走上社會,一切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對外不斷開疆拓土,對內不斷推行工業體系和義務教育,將階級矛盾轉化為對外作戰的動力,等以后生產力提上去,再進行自上而下的改制,大漢就能實現大跨越。

    李裕提醒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