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此時的長安正在舉行朝會,張道陵直接把賈詡送到了大朝會上,百官既羨慕又好奇,很想知道被神仙帶著飛是什么感覺。 昨晚剛回到長安的孫發財見到老張,趕緊過來打招呼: “國舅已經帶人去剿滅山谷里那群癟犢子了,還連連自責,表示自己失職了,以后會加強對異族的管理。” 張道陵笑著說道: “貧道只是恰逢其會罷了,若是無事,我就先回去了?!? 孫發財趕緊拉著他說道: “吃完飯再走唄,中午我們家吃火鍋,田豐非得把他家養的羊宰了招待你,荀彧要貢獻兩只大公雞,奉孝打算開兩瓶地府送來的美酒,不過最講義氣的還是陶謙老哥,他要把家里新下的豬崽兒全宰了給咱們做烤乳豬?!? 陶謙剛來長安不久,聽到這話,差點把自己的胡子扽掉。 我家里都沒養豬,咋會有新下的豬崽兒呢? 不過天師要是想吃,也是可以有的,大不了馬上去別家先買幾只應急嘛。 張道陵笑著說道: “媧皇宮還有事,下次吧,下次我來找你們,咱一起把酒言歡,諸位繼續,貧道告辭?!? 說完,老張一閃身就消失不見了。 孫發財看著賈詡的短發,又展示了一下自己腦后的短馬尾說道: “我都開始蓄長發了,你們反而一個個剪起了短發,這大漢到底誰才是穿越者?” 賈詡整理一下衣冠說道: “發財莫要調皮,我有話要交代諸位。” 一聽這話,孫發財不開玩笑了,別的朝臣也都變得認真起來,甚至還從懷中掏出了朝廷統一發放的記事本和黑色圓珠筆。 所有人都知道,老賈即將離開這個世界,而他一走,大家就會失去跟賈詡相關的一切記憶,所以他交代的話,得記下來,這樣以后才能時不時拿出來翻看。 離別在即,賈詡也沒有再保持低調的做派,而是走到百官面前,轉身向大家開始交代未來五年的安排。 “益州的經濟關乎國體,平定亂匪后,就要加大經濟開發建設,井鹽、礦場、航運、糧食、絲綢、刺繡……朝廷要在這些方面努力,鼓勵商賈,必要時可以豁免一些賦稅,再沿著長江水道,開始構筑沿江航運線路,修建一些跨江大橋,方便南北的經濟流通?!? 益州是個聚寶盆,要善加利用,而華北平原、黃淮海平原、南陽盆地、荊州、江東等地,也得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基礎建設。 修路、挖渠、植樹、開礦……所有事情都要有條不紊的推進。 賈詡說道: “希望在五年內,大漢平原地區,都能擁有全新的道路系統和排水系統……現實世界有村村通工程,這個標準有些高,但咱大漢實現城城通應該是沒問題的。” 他說了很多,基本上包含民生、軍事、稅收、商貿、教育、醫療等各個方面,在場的官員,不管三公九卿,還是開始掌握大權的三省六部,全都認真記著。 賈詡說的這些,跟所有官員都切身相關,而且他定居現實世界后,也會按照這個流程對書中世界進行支援。 比如長江水道航運,老賈去了現實世界,就開始著手采購一些適合江河的平底船只和航船推進器,增加航運的運載能力。 賈詡跟大家說這些時,龐統領著司馬懿和孫權,用攝像機認真做著記錄。 龍椅上坐著的劉協有些出神,大漢的肱骨之臣、策劃了一系列事件的賈文和要離開這里了,雖然以后還會在現實世界見到,但小家伙心中總有些不舍。 終于,等賈詡說完,劉協起身說道: “聽先生說,文和先生在現實世界的新房子挨著溫侯的房子,朕看了看河內地圖,溫縣毗鄰河陽縣,恰好我大漢第一座鋼鐵浮橋也在河陽縣……自朕登基以來,文和先生殫精竭慮、謀求變革,為大漢再次崛起立下汗馬功勞,朕封你為河陽侯,食邑五千戶,世襲罔替。” 大漢崛起后,其實一直在限制爵位,很多官員的爵位都在大勢所趨下,自動降了一兩級。 這會兒劉協突然給賈詡冊封了一個五千戶食邑的縣侯,讓百官有些驚訝,老賈也有些哭笑不得: “陛下,我馬上就走了,要這些食邑沒什么用啊。” 他以為劉協是小孩子脾氣上來了,但劉協卻有自己的考量: “你的三個兒子會留在這里,沒有一定食邑可不行,他們過得好,你在那邊才更放心……此事已定,文和先生莫要推辭了?!? 提到三個兒子,賈詡也難得露出了些許溫情。 自打跟隨董卓進入洛陽,他一直都在為家人的安全考慮,當時之所以痛快的加入到并州軍,也是覺得呂布能庇護家人的安全。 現在劉協打著封賞的旗號主動解決后顧之憂,讓老賈很開心。 所謂士為知己者死,大抵就是這樣,我知道你憂心之事,不用你開口,就幫你解決掉。 賈詡的大兒子賈穆今年剛滿十九,如今跟著司馬徽當助手;二兒子賈訪今年十七,是長安大學軍事學院的學生,三兒子賈璣剛滿十六,是長安大學地質學院的學生。 三個兒子一個打算走教育的路線,一個打算走軍事路線,小兒子走礦物地質的專業類路線,都有意無意的避開了常規的仕途。 賈詡謝過劉協,又交代了別的事,比如益州南部已經修了超寬的官道,可以將整個緬甸收入囊中,去了就可以直接無縫銜接三季熟的水稻。 處理完公事,大朝會繼續,賈詡則先行離開,他要回去跟家人告別。 見賈詡走了,郭嘉悄悄離開朝堂,來到宮門口,見老賈在等自己,趕緊跑過去問道: “文和先生,您是不是還有事情要交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