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所以,田戰就是最鐵桿的保皇黨。 把這些都點明了,田戰和沛王沛良也就都立住了。 這個改動沒有牽涉到其他人,所以大家基本都沒有意見。 張一謀重新看向岳關:“還有嗎?” “有?!痹狸P給了一個肯定的回答。 “《影》最后的結局過于留白,給觀眾留下的想象空間太多了,但是并不夠震撼,其實是可以更加震撼一點的。” “比如呢?”張一謀來了興趣。 其他演員也看向岳關。 《影》的結局在他們看來是很巧妙的。 境州城在子虞的謀劃下被攻破,沛國實力大增。 而境州城被迫后,沛王沛良鳥盡弓藏,派殺手去殺掉已經身受重傷的子虞。 卻不料子虞反殺了刺客,還摸到了宮殿,準備刺王殺駕,自己當沛王。 關鍵時候,同樣被子虞鳥盡弓藏的境州跳了出來,反殺了自己的正主子虞。 然后境州殺死了子虞后,又弄死了沛王。 準備自己當沛王。 整個邏輯線是通順的。 影子到最后應有盡有。 但是實際上是不通的。 因為這并不是最終的結束。 田戰身為鐵桿保王黨,他為了救長公主青萍,沛良的妹妹,差一點就被楊平砍死。 他的忠誠毋庸置疑。 如果是子虞殺死了沛王,田戰可能還會效忠子虞,因為子虞是全體沛國人的偶像,也是他的偶像,當年他為了救子虞,也曾經力搏十幾名山賊。 但是主公死了,子虞也死了。 田戰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效忠一個影子。 境州連殺子虞和沛王后,并不能順利當上沛王,最起碼田戰不會放過他。 而子虞死后,田戰就是沛國軍方第一人。 田戰不服,就等于軍方不服。 境州的王位就坐不穩。 除非走出血海王宮的人,不是境州。 岳關問了張一謀一句話:“子虞是沛國都督,就有自己從小培養的影子。沛王沛良的身份更尊貴,他的影子呢?” 張一謀沒有說話。 而其他演員仿佛被打開了一扇窗戶。 “境州殺死的,只是沛王的影子,然后沛王再反殺了境州?”王千原眼前一亮。 他喜歡這個結局。 畢竟他飾演的田戰是鐵桿的保王黨。 岳關淡淡道:“不用把最后活下來的沛王到底是影子沛王還是真的沛王說清楚,這點可以留白,讓觀眾自己去猜,總比原來的留白強?!? 岳關這個提議其實是有些自私的,畢竟他演的是沛王,而境州是鄧朝演的。 他當然不愿意自己輸給鄧朝。 不過從劇情反轉上來說,這樣安排,其實是更符合邏輯的。 而且觀眾能看的更明白。 也更加貼合《影》這個名字。 最重要的是,這樣一來沛王的人設就徹底立住了。 張一謀考慮了片刻,還是點了點頭:“按你說的來,還有其他想法嗎?” 岳關笑了笑:“還有一個最重要的想法?!? “你說。” “《影》的故事背景是有原型的,取自三國,楊蒼的原型是關羽,子虞的原型是周瑜,沛王的原型是孫權?!? 岳關的這句話并沒有引起其他人的震動。 他們畢竟也研究過劇本,發現這一點并不難。 但是岳關的下一句話,讓全場都震動了。 “雖然有原型,但是不得不說,《影》這個劇本里所塑造的人物,全都是低配版的,沒有原版一半的風采?!? 岳關環視了一圈,輕嘆了一口氣:“諸位,三國是一個金戈鐵馬的時代,也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三國有的不僅僅是陰謀詭計,給我們留下更深印象的還是那些耳熟能詳的英雄豪俠??上В队啊愤@個劇本中,除了楊蒼還有點英雄氣概,其他的角色,全都只會玩弄陰謀詭計。” 所有人都無法反駁。 岳關神情一肅,認真道:“既然要以三國為原型,就不要拍的這么小家子氣。張導,我相信你也不想被人說,你拍出來的三國,只有陰謀詭計吧?” 張一謀的臉色也變的凝重起來。 他當然不想。 他仔細想了一下《影》的劇本,發現確實像岳關說的那樣。 “要改多少?”張一謀問道。 岳關的回答很果斷:“基本全都要改,因為現在的劇本實在是太小家子氣了。沛王理應胸懷天下,相對來說他的人設還算好。都督身為兩朝重臣,文武雙全,難道就只是一個瘦骨嶙峋的變.態?他收復境州的原因就只是因為自己被砍了一刀?君國天下,臣民百姓,都督心里都應該有。主公無能,取而代之,可以理解,但該有的英雄豪俠之氣在哪?劇本刻畫的都督,只是一個偷窺自己老婆和替身曖.昧的變態,沒有絲毫的英雄氣概。 還有,《影》是歷史戲,打斗應該有冷兵器時代應有得魅力。大將和大將之間的打斗應該是刀刀見肉,生死相搏。張導,不要沉迷什么陰陽美學,戰場不講陰陽,戰場只要陽剛。 《影》的歷史原型是三國時代,三國是什么時代?三國時代裹挾大漢的余威,曹操仍能北擊烏桓,公孫氏依然能夠打得鮮卑落花流水;孫權撫百越征夷洲;諸葛亮掃平西南。這才是三國時代應有的氣概,莽莽中華,鐵馬金戈,豪俠之氣。張導,相信我,歷史戲應該這么拍。不要沉迷拍攝陰謀算計,觀眾或許喜歡看陰謀詭計,但永遠更喜歡英雄豪俠。我們的歷史足夠壯闊,所以我們需要拍出壯懷激烈,而不是扭扭捏捏?!? 看著場中慷慨陳詞的岳關,在場的所有人都明白了一個詞的的意思。 那個詞叫做——格局! PS:今天6更22000字,寫到凌晨3點,我覺得值一波訂閱和月票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