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姜半夏不接受別的LP,可不管什么時候都會接受李揚的資金。 李揚要是再來二三十個億,對她來說,賺到五百億并不難。 她每天高頻交易穩定盈利在五千萬到一個億之間,別的控制不了,行情差的話,她沒辦法。 高頻交易想要賺更多的錢,就需要操作更多的資金。 emm……她腦子不夠用,除了程序算法之外,天底下應該也沒有幾個能保持高頻百億規模的交易。 “我沒錢了啊,極影汽車現在買了個產線就花了二十個億,已經準備去找銀行貸款才能活下去的地步了。” “真的假的?那需要我投點錢嗎?” “暫時用不著,銀行的低息貸款,不要白不要。” 李揚手里確實沒什么錢了,畢竟他不把錢花完,別人也不會繼續下注。 他手里還剩下一點錢,但是別的項目也需要,不可能再拿給極影汽車了。 極影汽車過去四個月的時間,主要就是在搭建團隊,購買生產線,同時在做設計。 距離量產還很遠,啥時候能攢出第一輛車都不一定。 首先,生產線需要修改不少數據,汽車設計也是個非常復雜的工程。 李揚現在主抓財務這一塊,然后盯著項目進度,參與一些算法整合。 從長安離開的那位副總,現在是極影汽車的總經理,權力非常大。 即便在財務上面做了一些手腳,李揚暫時也懶得說的。 現在需要對方給自己帶團隊。 況且大集團虛開發票什么的,都是再常見不過的事了,只要有活需要人去做,就會涉及到這方面。 整體也不是特別離譜,幾千萬的誤差,他完全可以承受。 只要給自己把團隊做好,那自己就給他們體面。 畢竟他從一開始也沒想過人家會多么認真給自己辦事。 職場老油條什么的,是最煩的。 自己已經給了很高的價格,算是擺明了態度。 他們不要體面,自己也不會慣著。 在國內,最不缺的就是人才,不僅僅是現在,更是將來。 國內從十年前就已經不缺高端人才了,缺的是高端崗位。 這次極影汽車準備找銀行貸款十個億,問題不大。 畢竟他都已經投資三十多億進去了,工廠建設至少給江北帶來了幾個億的產值,上千直接崗位跟數千間接崗位,嚴生平會幫他搞定低息貸款的。 …… 愉快的周六周日。 李揚收到了薛凝給自己發來的照片,自己爸媽在三亞玩的很開心。 當然,薛凝更開心,還說想要一輩子住在那。 這確實是薛凝的夢想,她是個浪漫情懷大過現實主義的人,這輩子只想吃雞跟當咸魚。 李揚帶著姜半夏去逛了逛自己的極光工作室,那邊在半個月前就已經立項了《絕地求生》 這款游戲,藍洞那邊其實已經做的差不多了,只不過跟真正的絕地求生差距很大,要等到17年才能正式上線。 而且李揚對于地圖有自己的想法,借鑒了后面出現的《荒野行動》。 當前藍洞的絕地求生還叫做絕地大逃殺,14年立項,不過到現在整體進度很一般,指不定還趕不上他們。 在李揚看來,這款游戲才真正的適合做電競,畢竟一局游戲參賽選手足夠多,具備足夠做大做強的實力。 姜半夏看著李揚跟工作室的一些人討論,游戲里面涉及的算法也相當多,越真實的場景,越是需要龐大的算法算力支撐。 雖然還看不懂到底做了個什么游戲,不過她相信李揚的眼光。 就是不知道李揚做這個有什么目的。 因為以她對李揚的了解,不管李揚做什么,都是有極強的目的性。 做游戲如果僅僅是為了賺錢,那李揚能賺錢的手段多了,完全沒必要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 姜半夏就在旁邊認真聽著,她發現李揚具備成功學大師的風范。 一開始聊的還是游戲,后面直接升華到電競,理想,人生,未來…… 等從工作室離開的時候,姜半夏才忍不住問道:“李師父,要不你去賣課吧,你的粉絲那么多,去給他們上上課,一個人收費幾千塊,咱倆就發財了。” 李揚沒好氣的說道:“一個人幾千塊,那才幾個錢啊?我的目標是圈每個粉絲一百萬!” “啊???” 姜半夏承認,是自己格局小了。 等回到家里,姜半夏問道:“李師父那篇研報,這兩天發出去嗎?” “嗯,這兩天發,火候已經差不多了。” 那篇研報,就跟做空報告差不多,只不過沒有相關字眼,國內也不允許。 可萬柳資本現在的實力,發出去這么一份研報,整個市場都得抖一抖。 把樂士打倒是有好處的,至少不會讓那么多投資人血本無歸,好歹債務有一個能追溯對象在。 一個樂士,導致了幾十家公司破產,就是因為那些債務虧空太大。 岑家該拿的籌碼基本已經都拿出來了,這個時候再不上場,他們還以為自己慫了。 …… 眨眼就到了1月11號。 李揚早上來到學校,本來準備參加考試的。 結果路上收到了嚴生平打來的電話。 “李總,跟你說聲抱歉,關于極影汽車的貸款沒能批下來。” 李揚聽到這話,當場就愣了。 這種貸款都批不下來?嚴生平是不是沒辦事啊? 別說嚴生平了,就算是他過去找銀行要貸款,銀行都會給,無非就是利息多少而已。 第(2/3)頁